近期,南京市审计局对全市的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显示,南京绝大多数民营养老院“租房难、租房贵”,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而成本增加导致养老机构不得不缩减开支,很多民办院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是1:7,有的甚至是1个护理员对应13个老人。
南京市审计局相关人士介绍称,这次调查范围的社会养老机构共有220家,民营养老院占87.3%,民营养老院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按南京市主城区现有入住、收费、服务等实际水平,多数民营养老院运营较为困难。
审计人员分析指出,养老服务投资较大、风险较高、收益较低等行业特征,绝大多数民营养老院是租房经营,“租房难、租房贵”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被审计的租房经营的81家机构中,一半以上的机构近年来都在上调房租。审计人员指出,南京主城区近3年开业的4家规模在100-200张的民营机构,平均房租成本占到总成本的40%。而除了房租增加,人员工资、水电费等经营成本也在逐年攀升。
审计人员还发现,不少民办养老院为节约开支,一般通过减少护理员数量及降低质量、不为护理员办社保、调低伙食标准等方式,维持着低成本、低档次运行。如目前民办院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是1:7,有的养老院甚至达到1:13。
为此,相关审计人员也认为,可鼓励将闲置的厂房、学校及歇业宾馆等改建为养老院,缓解用房难题。另外,发挥彩票公益金、慈善资金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养老机构购买意外责任险,探索建立由养老院、保险公司、家庭等多方分担风险的发展模式。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