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一女青年通过媒体为自己的母亲征舞伴。据她说,母亲虽然退休了,但生性开朗,形象气质俱佳,在原来居住的城市是位交谊舞爱好者,舞跳得很好。母亲随她来到杭州后,发现杭州跳舞的地方也很多,但那些人基本都有自己的圈子和相对固定的搭子,所以母亲很难融进去。作为女儿,她感觉母亲在新的城市生活得不快乐,让她心生内疚,想通过媒体为母亲征个舞伴。
城市新移民,正在成为一个网络热词。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新移民成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离开家乡,来到新的城市,求学、工作、结婚、生子,成为新城市的组成部分。当众多社会学家在关注这些年轻的新移民时,其实另一个群体也在悄悄进入我们的视线,这就是那些年轻人的父母。相对于那些城市新移民,这个老年群体因为不是主流人群,容易被忽视,但他们遭遇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已引起一些心理学家和老龄工作者的重视。
通常进入城市的老年人群大部份是随子女入户的,也有少部分是子女为其买了房后迁居城市的。对老年人来说,晚年离开了熟悉的故土和熟悉的人群,适应能力不如年轻人,语言和交往有障碍,这都会使他们很难融入新的生活。由此,如果长期让老人生活在封闭、隔绝的环境里,会改变他们的性格,不利于他们在新城市生活。所以有专家认为,老人自身和子女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因此,有专家建议,要从多方面入手,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选读一所老年大学。现在城市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老年大学,有市区办和社区办的,面向的都是老年人。有的社区办老年大学,不设任何门槛,只要有退休证,都可以就读。老年人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专业。读老年大学,学到什么不重要,关键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起来。
加入一个社团组织。在居住的社会,会有一些老年活动室,办得好的,通常也会有兴趣小组,如舞蹈队、合唱队、登山队等等。外来老人可以加入这些小组,主动积极地参加小组的活动。身在一个社团,就是结交了一帮朋友,大家在一起活动、旅游,这样会更易进入新的环境。
结识一批老乡组成朋友圈。如果有些同乡会之类的组织,也可以以每月一聚、外出旅游等方式,建立朋友圈子。这样的好处是彼此很亲近。
另外,作为子女要多多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尤其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有机会有条件,多带父母参加各种活动,多陪他们说说话。总之,父母快乐了,子女才能真心快乐。
(来源: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