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老龄数据
各省份老龄化盘点:东三省已步入或逼近深度老龄化
作者: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06-30


  2019年,辽宁常住人口4351.7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1075.7万人,占24.7%,已经接近1/4

  辽宁省并不孤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2019年各地统计公报及各省公开数据,至少有23个地区公布了65岁以上人口数据,辽宁、山东、重庆、江苏、浙江等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而有5个省份的65岁以及上人口占比也超过13%,离深度老龄化只有“临门一脚”。

  四川尚未公布2019年的数据,不过2018年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14%,综合看,截至2019年末,至少11个省份面临深度老龄化的问题。在这背后,持续减少的劳动年龄人口,对各省的劳动力市场也产生冲击。

  按照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比例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

 

  长三角“老于”珠三角

 

  数据来源:统计公报、各地公开数据

  2019年,各省份老龄化程度怎么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目前已经公布2019年人口数据的省份,发现至少有23个省份公布了201965周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

  其中,辽宁、山东、重庆、江苏、浙江2019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线,加上2018年就已超14%的四川,我国有至少6个省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

  此外,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北、湖南5个省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也超过13%,已经逼近深度老龄化的门槛。

  相对来说,陕西、海南、河南等6个省份的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在11%-12%之间,山西、贵州、广西的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在10%-11%之间,云南、福建、广东、青海等四省份的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低于10%,老龄化程度尚不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从数据来看,长三角已经明显“老于”珠三角,江苏、浙江都已经是深度老龄化社会,而广东的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仅为9%

  从人口流入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不低。比如,浙江在2019年常住人口增长达到113万人,新增量占2019年浙江全部常住人口的1.93%。而广东的常住人口增量为175万人,占2019年广东全部常住人口的1.52%

  但是,广东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使这一地区相对长三角来说更为年轻。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全年出生人口60.9万人,出生率为10.51‰;死亡人口32.0万人,死亡率为5.52‰;自然增长率为4.99‰。2019年江苏全年人口出生率9.12‰,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04‰,比上年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08‰,比上年下降0.21个千分点。

  而2019年广东全年出生人口143.38万人,出生率12.54‰;死亡人口50.99万人,死亡率4.46‰;自然增长人口92.38万人,自然增长率8.08‰。

  这使广东省0-14岁年龄比重的青少年占比,在全国中排名前列,占全部常住人口比重的16.28%。与此对比,江苏0-14岁人口1124.6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占比为13.94%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长三角的老龄化提升速度不低。以浙江为例,2019年浙江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05.1万人,占总人口的20.6%,比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30.7万人,占比为14.2%,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的户籍人口老龄化高企。典型的就是上海和北京。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1231日,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这一比例较2018年年末的34.4%提高0.8个百分点。而北京的户籍人口中,也有超过1/460岁以上人口。

  但由于此前常年的人口流入,这两地的常住人口还较为年轻。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71.3万人,占17.2%。然而,由于人口控制政策,北京的60岁以上常住人口的占比在连年提升,2015-2018年,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为15.7%16.%16.5%16.9%

  与之相对应的,是常住外来人口的比重在降低。2018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5.5%。到了2019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745.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4.6%

  此外,从2019年公布的数据上看,辽宁、重庆、河北、浙江、吉林等地60岁以上人口在常住人口中占比也超过20%

 

  “深度老龄化”的东三省

  尽管长三角、北京和上海的老龄化各有特色,但由于属于长期处于人口流入的地区,这些地方的人力资源仍然是相对充沛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东三省已经步入或者逼近深度老龄化。

  具体来看,2019年,辽宁省有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47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1.0%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2796.7万人,占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1075.7万人,占24.7%。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706.1万人,占16.2%

  从数据看,是由于低出生率及人口迁出双重作用的结果。

  首先看出生率。2019年,辽宁全年出生人口28.1万人,出生率6.45‰;死亡人口31.6万人,死亡率7.25‰;人口自然增长率-0.80‰。

  再看迁移人口,2018年,辽宁年末常住人口4359.3万人,这一数据比2019年的4351.7万人,多出7.6万人。如果减去自然人口负增长的3.5万人,辽宁2019年净迁出4.1万人。而且,这一人口迁出趋势已经持续多年。

  以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65岁以上人口超过14%,同样步入深度老龄化的浙江为例,2019年,浙江全省常住人口中,0-15岁的人口为824.9万人,占总人口的14.1%,高出辽宁超过3个百分点。

  吉林和黑龙江的老龄化数据,相对辽宁更年轻一些。具体来看,黑龙江201965岁及以上人口为515.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13.80%。吉林60岁以上人口为55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0.48%,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374.8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93%,也都接近了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的“深度老龄化”线。

  与此同时,这两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为负增长。2019年,吉林全年出生人口16.32万人,出生率为6.05‰;死亡人口18.62万人,死亡率为6.90‰;自然增长率为-0.85‰。黑龙江人口出生率为5.73‰,死亡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

  为了应对深度老龄化的到来,三省也都在积极行动。以辽宁为例,近日辽宁密集发布养老政策,包括《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面建立居家社区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重点关注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支持发展面向长期照护对象家庭成员的“喘息服务”。

  此外,最新发布的《关于印发〈辽宁省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统一养老保险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2020年底前,全省实现省级统筹,均衡省内各地基金负担,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