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游”再现市场,谁操作了老年跟团游
作者:   来源: 北京商报  2020-07-13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多地跟团游业务逐步恢复,涉及老年消费者的不合理低价游问题也“重现江湖”。712日,记者梳理发现,6月以来,国内已出现多起老年人跟着极低价格的团队出外旅游受骗甚至出现意外的情况。据悉,这些所谓旅游产品大多会以低价吸引老年消费者,且普遍会在行程中向老年人兜售各类产品,小到保健品大到住房五花八门。整体来看,近期市面上出现频率较高的组织者有两类:一是由房产中介组织的“旅游看房团”;另一种则是保健品渠道的经销商或代理商及销售组织的“跟团游”。专家表示,这类产品再次现身市场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在当前旅游需求不断复苏的背景下,用低价甚至免费的旅游产品“套路”老年人,并在行程中忽悠消费者购买“主办方”的产品等。这些主要面向老年人的团队游质量参差不齐,在安全保障以及售卖产品质量上都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大多数老年游客在跟团过程中缺少保留证据的意识,一旦出现纠纷,维权难度也相对较高。

  

  01“超低价”老年游重现江湖

  在国内旅游业复苏的同时,不合理低价游也出现了抬头的迹象。

  近日,68岁的南京市民朱先生就参与了这样一款98元的“旅游看房团”。据人民网报道,交了跟团费用后,朱先生于73日乘大巴到威海荣成石岛看房旅游3天,并由丽城时代工作人员陪同在当地游玩、看房。到达目的地后,朱先生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共刷卡13万元认购了当地的一套房产。与家人沟通后,王先生意识到自己“冲动消费”了,但找到工作人员要求退房时,朱先生被告知退房会构成违约,可能要扣除48000元定金。据悉,购房当日,销售方开出了交3万元抵5万元、交10万元再减1万元的优惠条件,在这种“诱惑”下,朱先生选择了当场刷卡。

  无独有偶,同样参加低价跟团游的还有来自杭州的江先生的母亲。根据浙江电视台报道,江先生的母亲今年64岁,是杭州桐庐人。626日,江先生的母亲和同村另外两人一起参加了一个由某保健品经销商组织的旅游团。该团团费为300元,不仅包吃包住还有“赠品”可拿,旅游目的地为安徽大别山的该保健品品牌总部。结果,出发当日上午,江先生的母亲在大巴车内发生了意外。根据报道,与江先生母亲同行的游客表示,大巴车正在行进中,江先生母亲在车上做自我介绍时突然晕倒了,随后送往医院,但未能抢救成功。对此,江先生表示,母亲身体一直很好,并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据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旅行当日该团共有20多人,乘坐一辆37座的大巴车,目的地是安徽。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涉事的保健品企业是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经销商。而天眼查信息显示,康美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等,并无旅游相关业务。截至发稿时,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联系康美来公司了解该事件的相关情况,但电话一直无法接通,邮件采访也一直没有回复。

  其实,就在本月初,江苏省扬中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还发布公告称,近期该市出现一些旅行社或个人打着知名旅行社的旗号,专门针对中老年人散布旅游信息,以低价团费及赠送礼品的形式吸引中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行程中通过组织讲座诱导消费或安排购物获取不正当利益,严重侵害游客合法权益,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02谁在操作低价团队游

  “主要针对老年人不合理低价游在市场上一直存在,而近期,随着旅游业的恢复,这些‘问题产品’重新冒了头。”尚汇游董事长钟晖表示。

  那么,旅游行业难以根治的这一顽疾,到底是谁在操盘呢?

  据悉,朱先生的旅游信息是由电话推销员处获得,并通过江苏丽城时代房地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报名,98元的收据也是由该公司开具。而江先生母亲参加的低价跟团游,则是由康美来公司在金华兰溪的经销商所组织。

  在钟晖看来,“超低价看房团”类的旅游产品,通常是由开发商、中介组织,主要面向中老年消费者,通过极“优惠”的价格吸引他们跟团前往目的地看房、购房、游玩。而所谓的“保健品团”则是由保健品经销商组织或外包给第三方负责,形式大同小异,都是将老年消费者带往目的地听讲座、购物消费。其实他们都是在“赌”老年人消费的概率。他进一步举例表示,以“看房团”为例,组织者会收取低价接待费用,但出游产生的相关接待费用则大多由开发商承担,而组织者可能会收取一定的“分红”。

  有熟悉此类案件的法律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类不合理低价游产品的组织方,经常是由没有旅游经营资质的个人或企业负责揽客、组团,它们与目的地的产品销售方合作,在旅途中通过各种“话术”,诱导老年人消费。该专家表示,这类旅游团涉及的产品从房地产到保健品、字画、特产等五花八门。

  另据知情人士介绍,这类主要针对老年人组织的不合理低价游产品,通常都会选择老年人常住地之外的城市作为目的地,让老年人脱离熟悉环境。同时,组织者大多还会举办会展、讲座等活动进行气氛营造,利用部分老年人“占小便宜”的心理,进行诱导消费。销售过程中会存在虚假、过度宣传等情况。

 

  03不合理低价背后“猫腻”多

  在业内看来,老年人消费需求和观念日新月异,但不合理低价游一直难以杜绝,是因为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手段也在不断变化,而且老年人的消费维权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神舟国旅市场部总监史涛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其实,正规旅行社在推出具体行程前均会进行考察或研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宣传。同时,大巴车规格、保险等信息均会写入与消费者签订的合同中。他表示,合规的团队游行程应是以旅游活动为主,如果途中掺杂着大比例的讲座、购物等环节,很有可能就是事先埋好的“坑”。

  “近年来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及维权意识已经有所提升,在出行前也会上网核实、搜索企业信息,但还是有部分不具备资质的个体或团体会通过各种渠道,利用‘低价’甚至免费等极具诱惑力的形式欺骗消费者。”史涛直言,为了保证客户粘性,旅行社有时也会推出促销活动,但一些明显无法覆盖出行成本的价格,尤其远低于大巴车租赁、饮食、住宿等必要费用定价的产品,就很可能存在“猫腻”。建议老年消费者在选择跟团游时尽量选择由正规旅行社组织的产品,不要被低价所诱惑。

  另外,针对频频为老年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身健康伤害的不合理低价游,上述法律人士表示,如何帮助老年人增强维权、留证意识,也是业界需要关注的问题。“子女,相关组织要提示老年消费者,旅途中如有购物,要保留有效购物凭证、索要发票,转账时尽量转给商家而不是个人。购买商品时,尽量保留好外包装(生产厂家,生产地点等信息)。而在购买金额较高的商品前,消费者可联系当地法律援助中心、街道或老年人维权中心等进行咨询。”该法律人士提醒称,同时,虽然老年人对于保健品需求相对集中,但大部分消费者对宣传词汇花样繁多的保健品,到底具体功效、产品成分如何并不了解,因此建议老年人及其子女尽量前往正规药店或是医院进行购买,不要盲目相信没有保障的推销等途径。

  从产品供给端来看,有旅游社负责人表示,组织面向中老年的团队游产品时,企业在接待规划行程路线等环节要考量跟团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准备工作相较于一般的团队游更复杂、成本也更高、盈利空间相对较小。因此一些不熟悉老年业务或规模较小的旅行社在操作老年游产品时有不小难度,而这也导致市面上可找到相关产品也不如其它种类旅游团丰富。“面对不断增长的老年游需求,未来旅游业及经营者还需尽快找到相关产品合理的盈利模式,丰富产品供给、满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上述负责人表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