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猪排、家常豆腐、炒毛菜、番茄汤”,这是北蔡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7月13日晚餐的菜谱,而从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午餐和晚餐,两荤一素一汤,菜谱都不重样,对自取或堂吃的老人,每餐只收8元。北蔡镇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占辖区户籍总人口数的33.2%,针对镇域“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大的实际情况,北蔡镇主动探索破解老人就餐服务,以保障特殊老年人助餐需求为重点,架起了从“舌尖”到“心尖”服务的桥梁。
北蔡镇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按照广覆盖、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北蔡助餐模式。“这个模式以2个长者食堂为中心点,1个日间照护中心同步对外开放设立集中就餐点,7个微型助餐点补缺辐射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空白点,每餐供应400多份。”北蔡镇社建办胡燕莉介绍说,通过这种模式构建起完整的助餐体系,保障镇域内的高龄、独居、纯老家庭以及生活需要照料的特殊老人群体助餐服务的全覆盖。
北蔡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作为集中就餐点,有自办的食堂,每天要做出350多份餐食,菜谱在口味上尽量做到适应本地的老年人,而且价廉物美,深受就餐老人好评。记者发现,菜谱上的腐乳肉、烂糊肉丝、炖蛋等,对老年人来说都是易消化的菜肴,同时口味上也以本帮菜为主,像炸猪排就配上了传统的泰康黄牌辣酱油。70多岁的刘老先生说:“这里的菜色香味全,荤素搭配,让人胃口大开,适合老人的口味。”
据了解,为保障特殊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北蔡镇之前也摸索过线上点餐、与饮食网点合作以及邻里搭伙等多种方式,但效果不佳。为此,北蔡镇在充分整合利用区域化党建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红帆汇医”是由北蔡镇党委牵头,区域化党建联合会医疗相关成员单位发起的公益性项目。在政府扶持,资金保障的基础上,北蔡镇鼓励“红帆汇医”成员单位广泛参与助餐服务。
“最早加入助餐的是一妇婴东院食堂,每天供应50份左右餐食,此后万福年华养老院为莲溪片区开展助餐,现在御康医院也已对接御桥片区的助餐工作。”胡燕莉说。同时,镇政府也建立了助餐扶持补助机制,对于6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放堂吃,在猪肉涨价的时候,依然坚持每餐公益价8元;户籍8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困难等特殊老人可外送,每餐公益价10元。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公益力量共同参与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北蔡镇则送餐上门。“配送人员每天11点前将餐点送达各社区助餐点,再由社区招募的为老助餐志愿者为高龄、病残、不便出门等老年人进行上门送餐,打通助餐服务的最后100米,让老人能尽早安心吃到热乎乎的新鲜饭菜。”胡燕莉表示。
为保证安全,北蔡镇市场监管部门还建立覆盖餐食制作、配送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机制,不定期抽查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监管制度,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盛放食物的器皿,要求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一次性餐盒,干净、整洁、有密封性,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