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加旅游为何引老年人频“中招”
作者:   来源: 济南日报  2020-07-16


  近日,衢州常山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案涉及被害人70余名,其中近9成为老人,损失290余万元。

  为何受害人基本为中老年人,他们是怎样掉入“陷阱”的?常山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是“老花样”——高息加优惠。被告人谢某以高额利息(月息1.1分至1.6分不等)、可安排旅游、赠送旅游券等方式,游说客户充值会员卡,以此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诱导老年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交付“订金”的新型非法集资骗局正在全国各地“上演”。杭州某街道退休干部刘阿姨听说某公司在做养老项目,先上网查询公司经营范围,再实地考察公司旗下养老院的条件和环境。工作人员向她承诺,投资40万元以上可在基地免费养老,还有6%14%的年收益。刘阿姨先后投资50万元,没想到公司法人携款潜逃了。

  “这些骗局都有套路可循。”经侦民警介绍,一般分三步:先组织人员在社区、银行门口发放传单,对老人进行关爱式“宣传”,免费发放小礼品;再把老人骗到所谓的公司去,告诉老人投资项目就有高额利息回报;最后带老人去租借来的“项目基地”考察,去景点免费游玩。

  老人容易上当的还有消费返利。“遇到消费返利要提高警惕,收益率超过6%,要打一个问号,超过10%就要做好本金收不回来的打算了。”律师提醒老年人,在投资前要审核好公司的法律资质,要看证书原件,不要相信他们说的“资质证书正在办理”等说辞;在购买商品前,要审好合同,并要求对方提供发票;同时还要审查对接业务的员工个人资质,谨防出事后公司称该员工与公司没有关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