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老年退休生活是怎样的,去公园下下棋还是去社区学学书法?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和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也越来越全面,老一辈人的老年生活也过得越来越精彩了。但在某些地区,养老服务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当地的退休老人能享受到的服务很少。想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退休人员“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携手。几年来,北京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就发展、完善得十分迅速,这其中就少不了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以丰富退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退休人员辛福感为目的,为退休人员提供一个活动平台。北京市西城区不久前举办了一个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汇演上的歌舞、器乐演奏和快板等十多个节目都是由退休人员创作的,他们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为大家提供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其实这并不是西城区为退休人员举办的第一次活动,近年来,西城区都十分注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了书画展览、知识讲座、观园观影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同时还会在节日组织走访慰问,以表达对退休人员的关怀。西城区的退休人员在不用工作之后,还可以和朋友一起编排节目,一起参观花卉,一起学习各类知识,可以说是拥有着一个丰富、精彩的退休生活了,也真正地实现了老有所乐这个希望。
当前,北京市的老龄产业其实还处在最初的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都还不健全,但这并不妨碍它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退休人员的消费需求正在向着高品质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但是市场上却找不到对应的供给。同时,老年消费者对于线上消费的兴趣也在逐步提升,相信大家通过家庭群里不断刷屏的拼多多链接也能感受得到,他们会倾向于在线上购买一些营养食品、鞋帽服饰、日常用品和手机电器等商品。老龄产业中的多个领域,例如老年用品、实体零售、老年电商和养老驿站等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消费的新需求,其中的养老驿站就能在老年人不平衡的消费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共同发展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政府能够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企业会不断地优化产品和服务结构,以满足退休老人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的消费需求。
最重要的是,政府始终坚持加强基本的养老服务保障,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前段时间,北京市民政局就为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这份意见稿主要聚焦在居家社区养老,旨在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构建一个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现在北京全市还存在着74个养老照料中心的“建设空白点”,因此,市民政局发布了空白区域的名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社会组织或企业可以利用各类闲置资源开展建设,市民政局会给予免费的咨询指导服务,还会在流程办理上给予方便与支持。除了政策支持以外,对于参与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的社会力量,政府还会给予资助补贴,一个养老照料中心最高可享受到建设补助和配置设备补助共450万元。在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的有效投资之下,养老服务的负担将大大减轻,一些希望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也能够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住进养老机构,享受较好的养老服务,可以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老年生活,再也不用担心生活自理问题或医疗问题了。
养老养老,可能很多人认为就只是养自家的老人而已。但实际上,要想让自己家里退休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上真正幸福、有依靠的老年生活,是需要政府、各种社会力量、相关企业和家庭一起努力的。政府会提供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各界可以提供各种援助,相关企业可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养老服务,家庭则是提供爱、陪伴和悉心的照料。大家一起携手,才能提供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让退休人员过上一个物质富裕、精神充足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