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环境,安详的生活,需要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让千千万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家门口养老,是不少老年人的愿望,近年来,随着社会步入深度老龄化,一些老人也不想住进养老院,这就必须依靠居家和社区养老了。
人在家门口,服务送上门
“这里的饭菜可口、价格不贵,比自己做方便多了,省事又省心,给我们老年人省去了许多烦恼!”87岁的谢文骅老人指着位于石鼓区黄沙湾街道的衡阳华雅老年人康养中心称赞道,现在有了这个地方,谢文骅和他的老年朋友们在家门口就能安度晚年生活。谢文骅称赞的老年人康养中心也是石鼓区政府下设的黄沙湾街道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创以解决老年人医疗保障和生活起居问题为特色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刚过11点,中心工作人员就基本完成了中餐的制作,刚刚包好的饺子、热腾腾的饭菜就开始挨个送到每位老人的跟前。“现在衡阳有不少的老人都不愿离开家住进养老院,但随着年龄增长,儿女也要忙于工作,老人自己也行动不便、买不了菜,就算买回去以后自己也做不了。”该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汤小军介绍说,这里制定了不同的菜谱,每周都有新花样,从解决老人吃饭问题入手,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在这里还能克服老年人的空巢心理,实现老年人不同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让老人不再“独守空房”
“现在我们在这里,有什么小病小痛都能解决了,也找到了能和自己说说话的同伴。”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珠晖区建国里2号的衡阳市珠晖区康复养老中心,这座建于2014年的康复养老中心外表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内部却有一种简洁的惊艳之感,给老人营造了安定舒适家的感觉。据记者了解,该康复养老中心依托衡阳市冶金医院,携手其专业的养老服务经验和先进的医养模式,不仅为社会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符合老年人的膳食、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日常保健、心理慰藉),也时刻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不仅减轻了其子女的日常照料负担,还弥补了养老机构医疗资源的不足。
该中心负责人欧丽君告诉记者,现中心在大概有40位老人入住,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居多,老人们的年龄也基本上超过70岁,他们每天早上会安排专人逐个进行查房,为老人们量血糖,测血压等等,每天会有香喷喷的饭菜送到床头,老人们在这里住着舒心,也给忙于工作的子女省去的很多事。衡阳市珠晖区老社区众多,街坊邻居都十分熟悉,老人都希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了解后,重点为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提供错时、延时服务,逐步惠及社区全体老年人。
近年来,衡阳市为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衡阳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方案》,完成试点工作任务目标,在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开辟医养结合绿色通道等方面专门制定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措施,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大大提高了老年人及其子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老年人的的晚年生活更加有质量,更加幸福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