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助力康养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作者:   来源: 江门日报  2020-09-02


  根据统计,到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恩平市有50万总人口,根据这一比例,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7万人,这些老龄人口有着不同程度的养老需求。如何满足大量增加的养老需求,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压力。

  解决养老困局,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努力,由养老需求衍生的康养产业如今正蓬勃发展。恩平市人社部门深入帮扶,在政策、业务方面加强指引,助力康养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陈女士是一名公务员,她的父亲去年因意外骨折住院。“我们在医院附近找了一名护工,价格是170/天,他要负责照顾3个病人。”陈女士表示,由于夫妻两人都需要工作,只能找护工照顾父亲。“我们也不知道护工有没有专业资质,但是没有太多选择。”她说。

  已经退休的吴思恒,如今在恩平一家敬老院当护工,主要负责院内伙食,其他两名同事则主要负责老人的日常护理。“我们的工作并不轻松,院内关于老人的大小事务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做好,比如,每天多次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尿片,喂他们吃饭,送他们就医等。”吴思恒说。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的就业者来院里工作几天就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离开,吴思恒等三人则坚持了下来。

  “我们的目标是使护工专业化,向目标客户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恩平市渊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渊诚公司)总经理林忠坚表示,不少人认为自己有护理经验,但是经验不一定是科学的。“比如,有的长辈带宝宝,用嘴呼气的方式给食物降温,这其实有可能将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宝宝。”他说。

  传统的养老机构一般需要老人搬进机构居住,这首先产生了床位不足问题。以恩城街道为例,养老机构的床位严重紧缺,正在排队的老人已有100多名。同时,部分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如果住进养老机构,也被剥夺了独立自由生活的权利。与传统的养老方式不同,居家养老是让老人主要居住在家中,接受养老机构的帮助,在这当中,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是居家养老的主要目标客户。“比如,老人感觉身体不适,我们可以派专业人员前往诊疗,或者有专业护工跟进照顾,让老人以合适的价格享受专业的服务。”林忠坚说。

 

  专业资质护工依然紧缺

  据介绍,渊诚公司根据恩平市人社局的建议,打造员工制企业,走向正规化运营。有别于传统的门店式家政企业模式,员工制企业是对团队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渊诚公司,一名护工的报酬为180/天。

  目前,有专业资质的护工并不多。“在恩平,月嫂、保姆等人员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但专业护工还是不多。”林忠坚表示,该公司打造了护工就业平台,掌握了一定的员工和雇主资源,同时,通过加强培训,帮助有志于从事护工行业的人员考取护工证,建立企业自己的团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既可以满足恩平本地的养老需求,又可以向珠三角城市输出护工。“就像恩平的月嫂,‘走出去’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是恩平的一张名片。”他说,该公司正在与社区接洽,推动居家养老行业更好地发展。

  据悉,居家养老将养老成本进一步分摊,由专业护工照顾老人也为家庭解放了劳动力。恩平人吴标红(化名)原本在广州当维修工人,月收入近万元。由于留在恩平的父母身体状况欠佳,为方便照顾老人,今年,他辞职回到恩平工作,月收入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吴标红表示,如果居家养老能解决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由专业护工照顾老人,他就能去广州工作,继续维持较高的收入,同时又能尽孝。

 

  为社区解决养老服务痛点

  “我们社区一共有20多名工作人员,日常处理社区各项工作已经相当吃力,在居家养老方面很难再投入更多人力。”恩城街道小岛社区党委书记钟健盼表示,养老服务需要“三社”(社区、社工、社会)共同配合、共同开展,才能收到更好效果,社区能做的就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更好的居家养老模式。据了解,小岛社区计划整合社区资源,创建居家养老示范小区。

  社区养老服务的痛点,可以由康养产业企业来解决。“社区拥有资源,知道哪里有需要服务的老人,哪里有适合到我们企业工作的人,这与我们是互补的。”林忠坚表示。

  作为社区负责人,钟健盼清楚了解各类有求职需求的人员,包括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受疫情影响,部分人员有就业需求,护工这一灵活就业的职业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钟健盼说。在社区的牵线搭桥之下,康养产业企业的工作开展起来更有成效。

  林忠坚表示,目前,该公司正在搭建一个线上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企业运作提供有力支持。基于信息化技术,该公司还希望推出为老人安装“平安钟”服务。“如果条件允许,一名护工照顾七八个老人是没有问题的。”他说,有服务需求的可来该公司选择合适的护工,企业也将监督护工提供服务,签订三方协议确保各方权益。

 

  产业未来发展前景获看好

  据悉,康养作为朝阳产业,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恩平市人社局一方面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帮扶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尽可能地帮助企业争取应得的补助;另一方面在招聘上给予协助,帮助企业招揽合适的人才。此外,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企业长足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恩平市“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培训收到良好效果,护工培训可纳入“南粤家政”培训计划,借助政府资源,进一步推动康养产业向好发展。

  去年底,恩平市迎来重量级“国字号”品牌——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其尽显恩平生态资源优势,恩平市可借助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风光秀美的生态环境、基础完善的产业优势和各具特色的避寒资源,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着力建设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目前,恩平市正大力整合盘活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中国避寒宜居地”品牌效应,努力打造现代化、低成本、慢生活的岭南城市。

  恩平市华侨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陈文坚正在积极布局康养产业,他非常看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今国内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大湾区进一步融合,恩平在高速公路、高铁甚至航空业的发展,带动自身快速融入大湾区‘1.5小时生活圈’,在广深等大城市工作、回恩平等中小城市康养将成为可能。”他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