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堂”,让老人享受晚年“好滋味”
作者:   来源: 三湘都市报  2020-09-03


  近年来,在推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建设的同时,部分空巢、高龄等低收入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特别是独居、失能、失智老人的就餐质量不高。今年,长沙市民政局在开福区、雨花区启动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试点,开福区西园、砚瓦池和蚌塘社区成为首批启动“老年食堂”的社区。

  8块钱一顿饭,还是三菜一汤。这对于独居老人和特困老人来说,都是很不错的福利。中国的“老龄化”正在加速,“空巢老人”和贫困老人的数量也不少,同时社会养老的相对滞后以及居家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让不少老人的吃住行都存在不少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社会现状,现在各地方政府都在社区养老上下功夫,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

  据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人接受社区养老,如此高的数字背后,是人们对社区养老的强大认同。就现实情况而言,社会养老机构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的养老需求,最大、最可行的发展趋势还是社区养老。且社区养老由于环境熟悉、既能享有家庭温暖,又能体会同龄人认同,因此确实是当下老人们的最优选择。而在这个最优选择的背后,显然就需要政府部门将社区养老的服务尽快发展成熟,以适应社会养老的需求。

  老年食堂是近些年来各地都在探索并逐渐趋于完备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之一,它除了能够解决一些独居老人、半失能老人的就餐问题,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吸纳了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事业中。老年食堂基本都由有餐饮资质的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并接受第三方评估,不仅在服务上解决了政府和社区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能在有效监督下保证老年人的饮食卫生和安全。同时,政府部门给予餐饮补贴,每顿饭补贴48元不等,以确保经济困难的老人也能享有这一社会福利。

  截至2018年底,仅开福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8.8万人(其中65岁以上6.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显然应该加快进度。同时在服务方式上也可加大灵活度,如送餐上门就可像其他一些城市一样,尝试由街道与外卖平台合作,采取外卖小哥送餐上门的模式,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服务上的提质增效。

  养老问题是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解决好养老服务,可免除整个社会的后顾之忧,让年轻人更放心、更轻松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也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又安心,让他们真正地享有晚年“好滋味”。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