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上半年老龄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今年以来,河口区老龄工作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提升养老保障水平,广泛组织尊老敬老助老活动、着力提高老龄调研宣传工作水平为着力点,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以保障实现“六个老有”为工作目标,开拓思路,求实创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党委、政府对老龄工作的重视提到新高度
  河口区委、区政府把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作为全区民生工作的重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坚持深入基层调研,走访慰问老年人,分管领导同志经常听取老龄工作汇报,深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13年,连续第2年将“老年人保障水平提升”列入党委、政府为民办的实事,有多项涉老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老龄暨银龄安康工程工作会议、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老龄工作,在政策、资金、组织等方面给予了有力保障。将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具体内容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单位,强化监督检查,采取切实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二、便民实事提前全面完成,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3年,区委、区政府将提高老年人生活救助金标准和幸福家庭创建以及河口区中心敬老幸福园建设、河口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项内容列入了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提升老年人保障水平,这是历年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中安排涉老实事项目最多的一年。一是提高老年人生活救助金标准。新标准为:将70-79岁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800元,80-89岁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1200元,90-99岁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标准继续执行每人每年1200元。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结合河口实际,区政府在义和镇东南村组织了集中发放仪式,各镇街道也都组织了集中发放仪式,全区采取严格统计、集中公示、集中发放的办法,2013年度70岁以上农村和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工作于2013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前全面完成。全区共有5574名老年人符合救助条件,共发放生活救助金516.24万元,比2012年度增加198万元。二是幸福家庭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到每位老年人。区财政投资13万元,为全区60-80周岁老年人免费送“老年人意外伤害组合险”1份,投保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将政府免费查体范围从65周岁以上扩大到60周岁以上。同时对老年人家庭的计生、助残、医疗、住房等各方面分别制定了全市优待水平最高的保障待遇并认真加以落实;三是投资4470万元,规划建设了河口区中心敬老幸福园,建筑面积12524平方米,新建养老床位240张,按照全省最高标准配套建设娱乐、医疗、休闲等设施,今年重阳节前投入使用。建成后,河口区将在全省率先实现五保对象区级集中供养,同时,兼顾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孤儿、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剩余床位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全区五保供养条件和标准将大为改善和提高。四是建设河口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和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今年,投资2200余万元,在河安社区按一类标准建设一处示范性老年人日间照料和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开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年底前,该中心可全面建成启用。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五是其他各项养老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老龄暨银龄安康工程会议,就做好今年老龄工作和实施“银龄安康工程”进行了安排部署。“银龄安康工程”进展顺利。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老年人子女、市、区下派“第一书记”和包村单位都为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组合保险。截止目前,共收缴保费31.6万元,比去年全年增加12万元,全区投保率达到100%,人均投保份数达到2.6份,投保率和人均投保份数2项指标均列全市第一位。全面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五保”、“三无”以及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工作应保尽保,免费为全区老年人健康查体工作进展顺利;六是区政府组织老龄、民政、各镇、街道的分管领导同志分别到潍坊、青岛、合肥、长沙等地考察学习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考察了老年宜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老年公寓等。
 
  三、制定出台2个暂行办法,鼓励民营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政策规定,积极争取上级对规范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字号文化艺术团体进行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制定出台了《河口区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养老服务业暂行办法》、《河口区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老”字号文化艺术团体暂行办法》,管好用好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巩固已有的1家民营养老机构——仙河镇欣海幸福院的基础上,新发展1家民营养老机构黄河口老年公寓,目前,部分老年人已开始入住。
 
  四、老年维权工作全面展开
制定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确定6月份为集中宣传月。6月27日,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丁水林、赵明印、李寿年以及老龄、民政、法院、司法、劳动保障、卫生等老龄委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亲自走上街头、深入市场、商场等发放宣传材料,宣传老年法规政策。区直各部门、单位综合运用多种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等大众媒体的优势宣传贯彻老年法规政策,各镇、街道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赶大集集中宣传、在户外大屏幕上播放《老年法》公益广告,广泛组织开展了《老年法》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共改集答卷3600余份,评选了20个优秀个人奖和河口街道、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城乡建设局等20个优秀组织奖,全区学习宣传贯彻《老年法》活动全面展开。为全区各镇(街道)、村(居),所有部门、单位下发《老年法》宣传本6000册,发放《老年法》宣传资料、政策解读、《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等宣传材料12000余份;二是广泛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重视涉老纠纷调解、来信来访法律维权工作。三是结合有线数字信号转换,抓好省市《优待老人规定》的落实,及时办理老年人优待证1500余个,确保老年人充分享受到了闭路安装、外出旅游、乘坐交通车等项目的优惠。
 
  五、加强敬老文化和活动阵地建设,出台了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评《意见》
  年初,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村居开展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评活动的意见》。按照单位建设投入为主,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模式推进创评工作深入持续开展。目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广泛深入开展敬老文化活动。区老龄办开展了老龄主题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150余幅;6月25日,举办了庆七一老党员广场文化艺术展演活动,500余名老年人参加演出。仙河镇欣海幸福院举办了庆祝母亲节大型广场敬老文化演出活动。
 
  六、老龄宣传工作和信息调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细化了老龄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大奖惩激励措施,参照省、市作法,制定下发了《河口区宣传老龄工作好新闻评选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和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组织全区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单位积极参加了2012年度市委宣传部、市老龄办和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好新闻评选活动,获得了优秀组织奖、2个三等奖和3个优秀奖的好成绩。
    二是上半年,全区老龄工作稿件完成总量为86件,同比大幅增加。有12篇分别被《中国养老》、《中国老年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老年生活报》、《山东老年》、《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等报刊采用;50余件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网、新浪新闻网、网易新闻网、凤凰网以及省级以上老龄工作网站等媒体采用。20余件老龄工作稿件被市和区政府网站等媒体采用。
    三是深入实际调研,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根据区政府安排,深入实际调研,形成了《巩固全省最高保障水平开创老年民生工作新局面》的老年民生调研报告,及时上报区政府。根据区委办公室安排,确定了重大调研课题,将根据推进计划进行调研形成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上报区委政研室。
 
  七、扎实开展包村工作
  一是春节前,走访所包村70岁以上老年人,为他们发放了800元、1200元不等的生活救助金,并走访慰问了80多岁的翟秀兰、攀庆善和70多岁的王垂忠等13户老年人,送去了米、面、蛋、食用油和河口区敬老挂历等生活用品,折合人民币3000余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
    二是投资2000余元为该村每个60以上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组合保险。
    三是七一前夕,组织全办党员到所包村7户老党员家中走访慰问,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来源:河口区老龄办)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