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怎样扶一把
作者:   来源: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2020-11-23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起草过程中,网友“云帆”所提的“互助性养老”建议最终被写入全会文件。什么是互助性养老?为什么农村适合互助性养老?农村养老服务还有哪些痛点和难点?近日,民政部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记者以此为契机展开了调查。

 

  “互助性养老”是什么

  “互助性养老的基本理念,就是由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老年人,由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照顾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说。

  当前,我国有一亿多农村老年人,其中特困老年人约有367万,占城乡特困老年人总数的95%

  “每天我都过来跟大家聚聚、说说话,心情都变好了。”在江西省幽兰镇桃岭村红溪章家颐养之家,89岁的老人余金仙说。据了解,桃岭村积极引导村里的乡贤、群众和低龄老年人积极开展为老服务,为行动不便、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送医和探视巡访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15名老年人“入家”。

 

  为什么尤其适合农村

  “互助性养老在农村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农村具有建立在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上的邻里守望传统。”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负责人刘妮娜说。

  在一些农村地区,互助性养老在因地制宜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北京市密云区山区面积大,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养老服务很难实现全覆盖。密云区统筹各镇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组建本镇邻里互助机构,在本地招募邻里互助员,组建若干邻里互助队,有效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山区独居老人的居家养老照料难题。

  “对于不少农村独居、留守老年人来说,精神层面的需求往往大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贺雪峰说,互助性养老可以让老年人聚集起来,进行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这也是其突出优势之一。

 

  失能老年人亟须帮助

  “失能老年人是农村老年人中亟须帮助的一个群体。”贺雪峰认为,政府应加强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无偿或者低偿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必要时可委托社会力量管理运营。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少不了资金和制度的支持。刘妮娜建议,一方面应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募捐、村集体投入、老年人自付等多渠道筹资,另一方面应促进农村老年人参与自助互助。

  相对于城市,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安全隐患更加突出。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将进行一次大盘点,把问题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孙少龙

 

  链接:全国388万城乡“三无”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

  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传出消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养老床位194万多张,全国388万城乡“三无”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基本方式,以特殊困难老年人为服务保障重点,以互助养老服务为创新方向,面向全体农村老年人不断拓展服务的发展格局。全国农村地区目前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幸福院、颐养之家等互助养老设施10.8万个,初步构建多层次服务网络;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388万城乡“三无”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应养尽养,1335万经济困难老年人纳入农村低保;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农村敬老院法人登记率从不到75%提升到超过90%;全国基本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普遍实施了定期巡访。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