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养老金“分级调整”方式或全面落实,退休人员到手工资有变?
作者:   来源:   2020-12-25

  近几年来,与养老相关的话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众所周知,我国目前主要流行2套养老方式,分别是以社保养老与以家庭养老。以家庭养老指的是老人在没有养老金及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依靠子女们的救助来度过晚年生活;以社保养老一般是指退休职工能够享受养老金福利,每月依靠养老金解决温饱及生活问题。然而,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也逐渐增加。

  依照百度百科的介绍,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从经济角度反应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之一。数据显示,80年代初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仅仅只有8%,而到了2018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却达到了17%左右,也就是说,每100名劳动人口需要负担抚养17名老人,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毫无疑问,在老年抚养比增幅比较“猛”的背景下,年轻人需要承担更为沉重的养老压力。按照专业人士的预测,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将达到3.7亿,老年抚养比或达到110%左右。因此,在恐将面临这种局面的情况下,我国针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与完善,为的就是能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众所周知,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金已经实现16连涨,针对“延迟退休”的提议也已经“拍板”,决定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措施。对于退休职工而言,养老金上调显然是1大利好,但对于5%的上涨幅度不少人“颇有微词”,他们普遍认为基础养老金的上涨幅度为8~10%最为合适。换言之,上涨的幅度越高,退休职工领取的养老金也就会更多!

  对于当前的养老退休制度,有专家指出2个方面的问题:①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太高,不少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实在缴纳不起,这边导致养老保险的保障体系并不能全民化;②养老金支付面临压力,年轻人弃缴社保的问题愈演愈烈,而且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涨幅高于在职的薪资上涨,不少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比实际上班的工资还要高。显然,这2大问题是比较明显且容易导致其他一些问题出现的。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社保体系不可能长期维持,需要通过一定的改革措施使其更加合理化、亲民化。

  大家都知道,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已经并轨,落实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过,在现实当中,养老金待遇双轨制的问题依然存在,许多事业单位退休的职工养老金水平还是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并且,在基础养老金同等上调5%水平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会越拉越大!

  因此,有专家提议基础养老金增长应该落实“分级调整”计划,即养老金水平高的调整幅度少低一些;养老金水平低的调整幅度高一些;并设置“上限”,比如当养老金水平达到5000元/月时便不再进行调整。对于这样的提议,不少企业退休人员纷纷表示赞同!而其实,北京在2020年已经落实“低者高调、高者低调”这样一项与养老金水平直接挂钩的调整制度,以确保养老金领取水平低的退休职工能够多增加基础养老金,进而保障晚年生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