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智能技术老年人力不从心,银发经济如何发展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消费走进千家万户,也同样影响着老年群体。当“数字化”遇到“老龄化”,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因“数字化”而更便利,另一方面,跟不上“数字化”发展步伐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
今年5月,为方便中老年人享受科技生活,宁波市科协推出中老年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培训,在各区县(市)共设置了200余个教学点。根据规划,今年宁波市将完成10万多人次的智能手机培训,帮助中老年人掌握新闻阅读、天气查看、医院挂号、公交查询、手机导航、移动支付等实用功能。
在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工作,目前是老年人社区培训教师秦路广分析,这几年,数字工具快速更迭,一些老年人基础薄弱,主要向家庭成员学习使用数字工具,而成年子女大多忙于工作,很难抽出一段时间详细为家中老人讲解,两代人的年龄差也会导致子女不太了解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另外,教的方法不对,也会导致老年人对数字工具一知半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培训班教学系统全面,更重要的是把社区里的老年人聚集起来,为他们提供了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环境,能充分调动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秦路广说。
“家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诗雨说,子女的影响和带动是老年人开始接触数字工具的重要原因,子女应给老年人更多关注和包容,支持老年人拥抱数字化智能时代。
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的数字融入问题。专家表示,虽然存在各种困难,但老年人普遍渴望融入数字生活,也完全能够通过学习提高数字能力。这需要家庭、社区和相关机构等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期待“本科阿姨”助力家政业转型升级
近日,上海开放大学启动首届家政学本科招生,成为全国第一所开设家政学本科的成人高校。这也被看作一个信号,未来“阿姨”的学历程度将越来越高,家政市场将不断走向正规化。
随着家政行业不断精细化发展,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服务品质、管理水平等方面。数据显示,未来五年高层次家政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口高达20万,“本科阿姨”的出现契合了市场需求,这对于行业的转型升级很有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家政学本科将注重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本科阿姨”不仅家政技能强,而且学历高、视野广阔,具备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能力,更容易形成科学合理的家政服务理念,进而受到市场欢迎。同时,也会因其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带动行业服务标准的提升。
如何推动旅游业“恢复元气”?文旅部提四项措施
在12月23号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恢复,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单钢新提出四项措施。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对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推动市场振兴方面出台的政策,特别是围绕“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中央预算内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
二是抓好2021年建党百年和冬奥会契机,推进红色旅游、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冰雪旅游推广活动,出台冰雪旅游行动计划,推出一批冰雪旅游线路和冰雪旅游度假地。
三是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通过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旅游行业转型升级,推出一些国家级度假区的优质供给。适应多样化旅游需求,培育一些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丰富大众旅游产品和线路,比如,推出新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方面创新内容。
四是推动科技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建设智慧景区。同时借助互联网力量做好整合营销,宣传推广一批新兴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助推文化旅游市场恢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