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访谈
张瑾:综合施策提升养老公共服务效率
作者:   来源: 中宏网  2021-03-09


  20213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民生信号的释放器,养老也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其中,报告强调推动物业发展社区养老,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等备受关注。

  日前,中宏观察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研究员张瑾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记者提问。

  中宏网记者: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养老公共服务效率有哪些政策建议?

  张瑾:第一,明确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明确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在养老中应承担的责任,养老服务作为"准公共物品",政府不是唯一的资金来源方,个人、家庭与其他服务机构等均承担一定的支出责任。但政府作为养老服务供给的核心与主导,需要在完善制度设计、优化财政支持、强化统筹监督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第二,健全政府购买养老公共服务法律制度。从《政府采购法》层面确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地位,把"养老公共服务"的标的纳入《政府采购法》的对象范畴,理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权责关系,防止权力滥用。

  第三,优化养老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充足、稳定而精准的财政投入是政府履行养老服务主体责任、引导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必须优化各部门现有的财政公共资金支出结构支持养老服务,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三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健康照护师作为养老服务领域的新职业如果能纳入补贴性培训支持的范围,将为养老服务培训充足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健全养老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与监管制度。将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服务监管模式。建立一个多元、公正、科学的政府养老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将服务对象的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要素之一。

  第五,健全养老公共服务智慧动态治理机制。建立"互联网+社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系统。建立"互联网+社区"大数据平台,连接社会参与系统、照护系统、医疗系统、预防系统、居家系统和社区综合照管服务机构,实现供需对接和实时监督评价。

  第六,在全国优选行之有效的智慧养老模式在全国推广。比如,上海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进行了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水平快速提升。20206月,普陀长寿路街道启动了"云居颐养院"项目,建立了一支集医疗、信息分析、养老运营为一体的服务团队,通过物联网设备及平台,提供线上医疗和线下生活相结合的服务。建立"5+2"服务机制,家里安装5个装备:全程健康信息采集仪、移动感应器、一键呼叫的装备、智能床垫、拉绳报警器,体征数据即时传给管家,服务机构配备两个管家:养老管家、全科医生管家。后台全面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轨迹,有问题及时向养老管家和全科医生管家求助,使得社区独居的高龄长者在家就可以享受医疗养老公共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