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1中国养老与康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养老部品和产品企业、科技公司、金融机构、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近500名代表参加论坛。
论坛上,大咖学者金句频出,每一句都是行业“启示录”,一起来看看吧!
01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
养老地产、康养地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为了谁发展,如何实现正确发展,解决哪些重点问题。
做养老服务,要有爱心、善心,不能将盈利放在首位而不顾其他。当然,养老机构建设的成本、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也是需要考虑的。这一方面需要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精细化运行。
生命在于运动,疾病重在预防。如果我们供应的住房及其周边设施,能够有必要的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能够有效提高健康保障,那对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对健康中国行动就是一个贡献。
0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
转型老龄宜居产业,主要功效是为了解决目前整个不动产体系无法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系统性问题。
意识决定行动,面对老龄化挑战,首当其冲的是要在观念上要“换脑子”,深度理解老龄宜居产业的内核与本质;
用旧的房地产开发思维,进行新的商业未知领域即老人宜居产业,无异于南辕北辙。
通过适老化改造可有效占领养老服务平台,可有助于打造“爆款服务”。
03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
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的发展态势,养老与康养产业在细分领域将催生新业态、新产品与新服务。
发展养老地产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魅力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养老地产市场空间广阔,养老地产将成就一片新蓝海。
任何投机取巧都是短视行为,发展养老地产需要实干,更需要情怀。
04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昭远
从需求的规模和质量来看,消费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老年人口数量较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更大。
我们将充分考虑康养产业资金占用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的实际情况,逐步搭建运营、风控等领域的体系,积极探索提质增效的经营管控模式。
我希望更多“有情怀”的同道中人,将“有温度、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融入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05《城市开发》杂志社总编赵富林
产品力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
服务力就是养老服务产业的根本,没有服务就没有生意!
智慧力是科技对服务的赋能,是发展趋势!
品牌力就是金字招牌,品牌就是价值!
聚力告诉我们,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0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郝伟
从建筑层面看,我国的标准化建设是比较完善的,但部品体系目前还是空白。我们想从标准化层面为适老化部品生产供应链提供体系引导,为建设方、设计方提供适老化部品的配套选用依据。
07蓝城集团执行总裁傅林江
民生所需是美好生活的关键,是地产转型很好的方向。
从闻名全国的嘉兴乌镇雅园、杭州的桃李春风、到如今的安吉天使小镇,蓝城集团始终从小镇顶层规划设计中考虑民生问题的解决。
蓝城集团希望继续以一颗真诚之心,在利他的商业模式下,不断满足民生所需,不断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引领生活、创造生活。
08广州越秀康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博
服务是我们核心中的核心。现在很多老年人来看我们养老机构,专门就是来问服务——你们的服务怎么样?服务如何?能不能够信任?
养老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热情很高,但是现实很骨感。我已经熬了五年,希望再熬五年,十年磨一剑,为我们的养老行业带来一些春天。
09保利(广州)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郭延洲
新时代有新格局,此刻中国健康养老的未来需要企业与时俱进的战略部署,更需要行业中的同行者们积极参与进来,推动产业创新,搭建生态平台,为养老产业发展,为畅想美好生活,一起携手共建、共享、共融健康养老的新征程。
10雅生活社区集团副总裁项韬
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养老领域的布局仍处于前期阶段,大部分企业的探索主要是专业门槛相对较低的环节。
综合行业特点及物企优势,物业服务企业应以家庭适老化改造为切入点,聚焦于居家养老市场。
在居家养老的市场,物业最大的卖点或者核心解决的痛点是,比安全多了一层安心。
11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总裁刘湣棠
未来将崛起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养老龙头企业。
企业不能单纯为了多元化,而盲目跟风投资养老产业。
目前,金融机构对养老产业的支持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还要在创新产品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上下功夫。
12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展研究办公室主任张霄潇
房地产行业如果想做医疗方面的内容,一定注意不要跟医院抢生意。
不同客户需求不同,可以按照需求提供各类定制服务。
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做养老地产难免涉及到中医药产业相关内容,虽然目前中医药与房地产行业的结合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案例,但希望通过以下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3唐泽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厚波
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长辈会慢慢变老,我们每个人的家,都有居家适老化的需求,适合儿童、成年人、老人的全年龄家居模式,值得探讨!
所有的养老产品和服务,都不能照搬照抄,哪怕是国外成熟的经验,唯有根植不同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14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春笋医疗总经理何小建
春雨医生发现,80%的项目存在规划无法落地,服务难以交付,运营无以为继的问题。
春雨医生解决了先有入住率还是先有社区配套的问题。
从健康档案开始,春雨医生可以为女性、儿童、老人等提供家庭医生、日常体检、移动问诊、互联网医疗等各种服务。
15上海有个机器人公司创始人蔡晓玮
老年人只是对社区服务要求更高的一群“普通人”。
有个机器人提供的不是某一个机器人或者某一种机器人的服务,而是一个可生长的智慧服务系统。
我们人实际上是应该往前台走,去做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而机器人或者说智慧服务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应该往后台走,让人性化的工作可以更好落地。
互动对话
中海地产康养总监郭鑫
盈利模式我觉得不是不清晰,是盈利能力本身能力弱。这里面看你是选资产端获利还是选服务端获利。如果资产端获利就是房地产,如果是服务端获利就是酒店,没有那么复杂,无非大家想两者都赚钱而已。
当代康养总经理刘杰
60岁以上的居住方式跟90岁以上居住方式,完全是两个世界。
远洋集团养老副总经理陈奕奇
什么是更好更体面的生活?我觉得就是8个字:无忧养老,健康长寿。就是你让他能健康的时候多一些,活得能更久一些。这样,我们当孩子的时间就多一点。
长城物业养老总经理李志建
上门服务要“进”两道门:一个是房门,一个是“心门”。
安利智机器人董事长银建国
机器人不是万能的,但在针对性解决某些问题上,它比人做得好。
这些金句哪句爆击了你的心?欢迎大家留言,聊聊让你“心动”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