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发掘“银发经济”潜力
作者:   来源: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1-04-29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于320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论坛主题为“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需要更积极地看待和应对。

  老龄化将从哪些方面影响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养老、健康、护理、保健等“银发经济”,未来将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当前制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充分释放老龄社会的经济活力?在发展“银发经济”过程中,政府和私人部门应如何协同合作?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来自学界和企业界的中外嘉宾们围绕“发掘'银发经济'潜力”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从消费需求、公民健康、养老金体系等多角度建言献策。

  本场讨论由央视财经主持人李斯璇主持。

 

  “人口老龄化会对消费需求产生不利效应”

  中国总人口的峰值或将在2025年前后到来,随后的负增长将更多地带来需求侧冲击。若应对不善或将阻碍潜在增长率的实现,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存在三大效应:

  第一,人口总量效应。人就是消费者,人口增长慢了消费增长就慢。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口负增长消费也应该负增长。未来中国经济更加仰仗内需,若消费不能相应地扩大,将会产生制约。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效应。对发达国家和中国这样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而言,老年人消费力和消费倾向都会较低。老龄化还会影响其他部分的人口。首先新生儿和青少年的生育、养育和教育“三育”成本会提高,会带来预防性储蓄。其次劳动年龄人口面临赡养老人和为自己养老储蓄的双重压力,这些都不利于消费的扩大。

  第三,收入分配效应。高收入人口的消费倾向低,低收入人口的消费倾向高。中低收入群体得到更高收入后会将增加的收入用在消费上。改善收入分配会促进消费倾向的提高。但若收入分配状况未能改善,那么高收入人口也不会有太高的消费倾向,反而会产生过度的储蓄。

  如何应对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第一,应对供给侧的挑战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只有这样才能替代过去的已经消失了的人口红利和传统增长动能。

  第二,需求侧来看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最大的潜力还是居民的消费潜力,虽然现在占比很低,但增长在全世界几乎是最快的,增速也快于GDP增速。

 

  “建设充满活力的‘银发经济’”

  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行动来改善未来老龄化问题,更长的寿命不仅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为社会带来了机会。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约达1.7亿人。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挑战将达到顶峰,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可能高达28%

  人口的老龄化与非传染性疾病是齐头并进的,这些非传染性疾病造成非常高的死亡率,其中最主要的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是医保和卫生预算的巨大挑战。

  健康的老龄化是充满活力的“银发经济”核心因素之一,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民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在公共卫生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许多政策和医疗设施建设为健康铺平了道路。中国有独特的机会实现健康老龄化,建设充满活力的“银发经济”。

 

  “构建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为社会提供金融保障”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整个社会都在进行快速地老龄化。发达国家建议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在退休后有足够的收入。

  面对“银色海啸”,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有助于推动消费。“银发经济”也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健康和家庭护理领域。

  在中国,人们依然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养老金获得退休保障,雇主16%的缴费率在全球标准下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如何将这部分缴费从第一支柱转移到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将是最大程度释放养老金改革潜力的最大挑战,如果我们不降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发展也会面临非常大的阻力。

 

  “从差异性、变化性和创新性挖掘‘银发经济’”

  按照目前的生育率的发展,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会达到37.8%,将达4.8亿,这是一个庞大的需求人群,“银发经济”将成为巨大的市场。

  挖掘“银发经济‘时,有三个突出的方面:

  第一,差异性。我们讲银发经济一半是从保健医疗服务的角度讲。但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老年人自认为生活状态不佳的只占17%,其实我们忽视了更大的一部分需求,剩下的80%的需求是什么?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城乡居民等方面的差异性要更加注意。

  第二,动态变化性。老年人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因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就业经历等都是动态变化的。在挖掘“银发经济”的时候应当考虑这些动态变化。

  第三,创新性。在考虑老年人需求时,我们经常沿用以往对老年人的看法。但新的老年人是不一样的,会用网购的老年人的需求与老一辈老年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有很多可以抓住的机遇,5G、大数据、互联网新的创新也应该更加关注老人群体的变化。

 

  “共同努力,帮助中国更多的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

  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了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健康目标,这也和最近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中国的2035中期目标一致。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在扩大用药渠道,改革卫生体制,按照国际标准来制定法规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国引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帮助全球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复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在中国拥有2.6亿老年人的背景下,能够向中国引进更多的创新疗法,帮助患者预防和管理疾病,并且通过国内外双循环释放更大的经济潜力。

 

  “‘银发经济’其实是长寿经济”

  过去210年人类社会展现了工业化、城市化、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的图景,这个图景还会继续吗?

  所有的统计、很多的数据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可能再到30年后就结束了,人口会出现一个均衡,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是整个人类面对的一个最大的挑战。这不是简单的老龄化问题或者“银发经济”的问题,而是人类即将进入一个长寿的时代,进入一个长寿的社会。

  长寿时代、长寿社会的来临一定是健康时代、大健康康养的来临,我们讲“银发经济”其实是讲长寿经济,长寿经济最重要的核心是大健康经济。

  未来老人的消费会占据整个社会经济核心的动力。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人口的消费,这就是长寿经济、长寿社会的现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