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后浪推前浪三胎狂欢下的银发危机
作者:   来源: 同花顺  2021-06-01


  5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除三胎政策外,还提及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

  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必要保障。

  2010年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这一数字的背后,也折射出我国老龄化人口进一步增长的严峻现实。

  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艾瑞咨询预计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2030年达到22.3万亿元。

  家庭养老: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社区居家养老: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不断地支持和规范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落实社会力量进入医养领域的各项政策,推动医养康养服务在社区、机构深度融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使得老年人消费也会迅速增长。目前,老年人均消费水平已高于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均消费达16307.38元,同比增长9.11%。未来,国家将挖掘老年人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养老相关产业。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