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无疑已成为社会性话题。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亿。
在知乎、豆瓣这样年轻人聚集的社区,“养老”同样引发热议。
“你觉得最好的养老方式是什么,如何保证老年生活质量?”知乎上这个问题有207个回答。
贝壳的答案是:以教老人用手机为切入点,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走进社区,看见真实需求
吴淑萍作为“教老人用手机”发起者之一,参加过最初的项目调研,通过和老人面对面交流,亲手“触摸”过他们的生活。
“你知道吗,很多老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给同伴们发微信问好”;
“人一旦过了70岁,基本就不再有出远门的能力”。
走到老人身边,吴淑萍看到很多老年生活不为人知的细节。
老人想用手机,但没有人教、记忆力差、不好意思向别人问,这些真实的问题摆在吴淑萍眼前,最终她决定培育出“教老人用手机”这个项目。
疫情爆发后,“健康码”让全社会关注到老年人用手机问题。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众多互联网科技公司也纷纷对产品做出“适老化”改造。
而早在2018年,吴淑萍和她的团队已经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
社区助老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年人是需求方,年轻人是提供方。没有“体验”过变老的年轻人,如何知道老年人真正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答案正在于社区。走进社区,走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身边。只有靠近他们,你才能知道“助老”这两个字,到底有怎样的含义。
社区助老,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如果现在让你去教老人用手机,你觉得应该教他们什么?
从两页PPT开始,教老人用手机的教材现在已经变成一本书。
怎么下载软件、怎么用手机微信、怎么删除垃圾信息......甚至,一个发起微信群聊的功能,都要拆成五个步骤讲解。
每一个步骤,都是通过大量实践积累出的经验。截至2021年3月,北京、天津、大连、武汉,教老人用手机项目已走入39个城市、684个社区。短短三年时间里,累计满足了15万次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2021年,贝壳还将投入超千万元,让更多老年人有机会参与这个项目,使自己的生活变好一点点。
除了用手机,帮老人送水上楼、扶摔倒的老人起来、逢年过节上门看望老人,这些都是贝壳经纪人曾经做过的“小事”。
很长一段时间内,社区养老都会是社会主流养老方式。
即便和子女住一起,老人也不可能24小时有人照顾。在这些老人容易被忽视的地方,社区需要给老人们更多关注。除了教老人用手机,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相信因为有你,他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