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银发经济”激活万亿市场,“银发网民”开启消费新风尚
作者:   来源: 深圳商报  2021-06-18


  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在提高。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亿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消费市场也催生了新的商机,庞大的老年群体正在形成新的消费格局。

 

  “新老人”催生新蓝海

  今年60岁的刘阿姨,退休后比上班还忙。早上起床先“检阅”下朋友圈的点赞数,上午去画室坐坐,下午在活动中心转一圈,晚上领着一群朋友跳广场舞,隔三岔五还约上老同学来个周边游、跨省游。“我妈现在过得比我滋润多了。发朋友圈必站C位,近段还刷上抖音了。”刘阿姨的女儿小潘对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说。

  老年人在休闲旅游方面的“实力”,在携程发布的旅游数据中得以体现。数据显示,2020年跨省游恢复以来,50后、60后度假人群占比高达35%。他们看重舒适度和性价比,会根据产品等级、价格、旅行社品牌、销量来综合考量。携程“爸妈放心游”项目也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更新迭代,从一开始主打‘舒适轻松’,到强调‘安全和服务’,再到现在对玩法、社交和精神需求的关注。

  70岁的周阿姨则试图养生、娱乐两不误。她把一半以上的退休金花在保健品上。各类维生素、鱼油、蜂胶、灵芝孢子粉等成为她每日例牌。“这些保健品对脑血管、心血管疾病都有预防作用。我们养好身体就是为子女做贡献。”周阿姨对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说。“除了注重养生,帮子女照顾孩子,我也有自己的空间。微信、抖音和游戏是我娱乐和放松的渠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一线、新一线城市的老人基本上都接触到了互联网。目前,中老年手机网民占比为95.6%,已有75%的中老年人开通移动支付。而且,从消费行为上来看,年轻人熟悉的社群电商、拼团模式,照样在老年人群体中出现,不过有34年的延迟。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银发群体拥抱数字生活。据阿里研究院《后疫情时代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老年人手淘月活用户同比增速远高于其他年龄组,较总体水平高出29.7%

  各类数据表明,这一代老人“既传统又新潮”,“新老人”更愿意拥抱变化,追求自我价值和更美好的生活。“银发网民”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已成为未来红利的“新蓝海”。早在2019年,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就表示,在未来5-10年里,新需求、新供给、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将推动我国“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

 

  “银发经济”不断升温

  “我们明显感到养老产业项目多起来了。”建筑设计师李工是一家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公建医疗部的负责人。他告诉深圳商报记者,之前承接的项目主要为公立或民营医院。这几年,养老产业项目明显升温。从甲方要求来看,对硬件要求、设施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家用健康医疗器械、智能化设备等产品也越发受青睐。615日,什么值得买发布《新国货618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国货品牌抓住人口老龄化机遇,推出更体贴的适老化产品,尊重老年人的身体条件与生活习惯。如“脚感/离座冲水”的智能马桶,“安全贴心”的感应小夜灯、马桶扶手、洗澡椅等。此前,百度发布的《百度2021年货搜索大数据》显示,父母辈的年货清单中出现了不少智能化、数字化的产品,例如,手机、电脑、智能音箱等。数据还显示,手机、扫地机器人与智能音箱是90后关注最多的送长辈的候选礼物。其他入榜产品,如按摩椅、护肤品、泡脚桶,也基本与健康有关。

  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银发经济”。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617日记者发稿),我国目前有超过21.6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老人、老年、养老”,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银发经济相关企业。其中,成立于1年内的相关企业达4.7万家。

  与此同时,资本也开始介入“银发产业”赛道。糖豆广场舞累计获得1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GGV纪源资本、顺为资本和IDG资本;2020年下半年启动的银发产业服务平台伍零陆零科技创立1个月内就获得了1500万天使轮投资,投资方包括亚杰基金、著名投资人羊东、学大教育创始人金鑫、字节原高级副总裁褚达晨等。

 

  培育“养老新业态”

  今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明确提到,“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

  在此背景下,很多企业试图采用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特性解决老年人消费痛点,伍零陆零科技就是典型代表。

  区别于养老院、老年医疗等实体赛道,伍零陆零科技选择“内容”和“社群”为出发点,聚焦于一至三线城市50岁及以上“活力银发人群”,满足其在健康、消费、文娱、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并向居家养老、金融服务等领域进行延伸。

  伍零陆零科技创始人赵新宇表示,现在是入局银发经济最好的时机。“中老年人的需求是综合性的,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有极强的耐心,这是长期的生意,我们其实也是在服务二三十年后的自己。”

  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在2014-2050年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

  市场很大,但钱并没有那么好赚。国际研究公司Mintel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仅8%的中国老年消费者认为营销人员会根据产品定位他们的口味,试图服务“银发一代”的品牌与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

  对此,业内分析员认为:“一是必须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痛点进行调研分析,找到‘适老化’的契合点,满足老年群体对智能健康生活的需求;二是,除了技术标准,还要从人文和情感的角度去培育有温度的养老新业态,开辟更为广阔的银发产业市场。”

 

  记者手记:如何让老年人继续像年轻人一样生活?

  年轻人终将老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银发经济实际上是年轻人生意的“延续”。

  60岁以上人群正在快速扩大,中国老龄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和年轻人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如今的新老人,已成为互联网增量中最重要的新生力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12月,国内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已提升至26.3%,国内已有近2.6亿“银发网民”,超过中国网民总数的四分之一。

  这样的老年群体,养生娱乐两不误,社群拼团样样行。很多在年轻人中习惯的消费方式,老年人群用起来毫不生疏。

  因此,对于养老产业的入局者而言,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很多老年人,希望能享受到和年轻人同样待遇的服务,比如购物与旅游。

  不过,老年人的消费理念、社交方式都可以顺应潮流,但不可逆的是身体的变化。健康管理、安全居家始终是老年人的消费刚需。

  36氪和公众号黎阿姨聊养老最近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对于健康管理,老年人更看重的是“主动管理”,即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有掌控感。

  正如当下流行的“智能家具适老化改造”,把智能音箱和电视连接,老人通过语音就可以进行开关电视、换台等操作;在淋浴间的门上安装传感器,门一紧闭,浴霸灯和换气扇就会自动开启。

  所有这些努力,实际上都是为了让老人能最大程度地掌控生活,能够享有体面而安全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何尝不是年轻人所希望的自己老去时能延续的生活方式。

  当下,“新老人”正在主导着他们现有的消费格局,而随着年轻人老去,银发经济市场也将迎来更加多元、开放的消费新形态。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