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我为何被老年版App抛弃
作者:   来源: ZAKER资讯  2021-07-06


  没用过适老版App的话,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App可以做得这么香。

  2020年底,工信部宣布2021年将进行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眼看2021年进度条过半,北京通信管理局近日透露,首批参与行动的115家网站和43款常用App的改造正在加速进行中。

  所谓"适老化",通俗点讲就是各大App"银发族"做的专门优化。

  有趣的是,目标群体明确的适老化改造,戳中的却不止是老年人的心。简洁的页面设计、简单的操作逻辑,适老版在日渐花里胡哨的App升级潮流中俨然是一股清流,也因此成了无数年轻人避世的清净之地。

  "20出头的我表示很需要,比起各种乱七八糟的功能,我愿意当个老年人",一位在适老版App里假装老年用户的年轻人如是说道。

  然而,越来越多的App加入适老化清单后,隐藏在改造之下的问题逐渐暴露。诚意不足、换种姿势割韭菜等质疑尾随而至,似乎再次验证了商业目标与为爱发电的互不兼容。同时,实名认证的门槛还意味着把年轻用户彻底抛弃。

  适老版App,难道就此变得不香了?

 

  纯净体验:是所有年龄段用户的刚需

  不夸张地说,适老版App的热度,很大一部分是年轻用户撑起来的。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12月,被称为"银发族"60岁以上用户占比为11.2%,按照9.89亿的网民总量计算,"银发族"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1亿。

  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适老化改造正是源于此。

  老年用户网上冲浪热情高涨,但当前市场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阻碍因素:主流网页、App的设计并不友好。复杂多样的功能入口,不断延长的操作路径,最终导致了老年用户在互联网世界里寸步难行。

  因此,工信部此前相继印发了网站和App的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针对老年用户的使用痛点给出了一系列优化方向。例如广告插件和诱导类按键的屏蔽,适老版App内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弹窗。又如界面设计,要求开发者要兼顾简洁和易用。

  号召一出,各大网站及App积极响应,滴滴上线了老年版小程序,酷狗、百度推出了大字版App,喜马拉雅则在App内加入了大字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App的适老化改造浪潮中,年轻用户的反馈远比老年用户积极。

  在与身边的老年用户交流之后熊出墨发现,被纳入首批名单的App,他们的适老化改造在老年用户群体中的认知并不高。部分老年用户甚至从没听过老年版打车以及大字模式的概念,更谈不上体验。

  实际使用中,老年用户网上冲浪时更多会选择普通版或者极速版AppMob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银发人群App市场渗透率TOP20榜单中没有一款是专门的适老版App

  所以,微博上适老版App相关话题动辄千万的阅读量,很明显绝大部分是由"银发族"之外的群体贡献——年轻用户。

  "打开App就像走进了迷宫,弹窗里面套弹窗,UI里面套UI,一步点错半天退不出来,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就像走火入魔了一样",王然表示自己已经使用各种适老版App有一段时间,并且经常会向身边朋友安利,"老年版界面简洁清爽,非常适合年轻人。"

  天下苦"超级App"久矣,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想成为超级App、平台型App的时代,上述现象并非个例。前段时间工信部要求适老版App禁止广告弹窗的消息一出,评论区里就一群年轻用户齐声呼喊,"这一刻,我想当老人。"

  纯净的交互体验依然是所有年龄段用户的刚需,App的适老化改造则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临时的清静之地。

 

  用户被抛弃:适老版App不香了

  说这处清静之地是"临时"的,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年轻用户就会被适老版App抛弃。

  "一提起这个就生气,有一个App的老年模式我都用了半年了,上月初打开突然让实名验证,然后就不给开老年版了",就这样,身份被识破的王然又回到了被广告、弹窗包围的普通版本。

  业内人士表示:"厂商、开发者设置实名验证这一环节,一方面有效防止了其他用户混入其中,另一方面也在保护老年用户的权益。"

  因为,很多适老版App都为老年用户提供了专属福利,比如滴滴打车识别到实名认证的60岁及以上的用户要前往医院等地点时,系统会优先派车,实名认证从根本上避免非老年用户的钻空子行为。

  通过硬性门槛把年轻用户挡在门外的同时,适老版App的越来越多的"出格"行为也在劝退那些原本想要躲清静的用户。

  首先,在简洁的基础之上,适老版App也出现了"增重"的迹象,即功能和入口正在变多。

  其次,工信部明令限制的广告内容和诱导类按键,在适老版App内并不少见。

 

  UC大字版信息流广告截图

  显然,这些内容已经违反工信部《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中第5条关于安全性的要求,即禁止广告插件、诱导类按键。并且,为老年人专门设计的广告内容,更容易招致年轻用户的反感。

  最后,政策推动之下,更多的App加入适老化改造的队伍,但优化质量参差不齐。

  王然在适老版App尝到"甜头"之后,专门对市面上的App进行了一番搜罗,她发现,"近段时间App虽然变多了,但很多App就是简单粗暴地把字体放大,把功能砍掉,糟糕的体验还不如原版用着舒服。"

  事实上,这种诚意不足的改造其实早有先例,比如各大视频软件在政策压力下纷纷推出青少年模式,至今仍为人诟病徒具形式。

  主动出逃也好,被动性的拒之门外也罢,适老版App之于年轻用户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由此,适老版App的热度更难提上去。据七麦数据监测,"老年版"关键词的流行度仅为5"大字版"31"极速版"55。对比之下,差距相当明显,适老版App已经难以触发"真香"警告。

 

  换汤不换药:与极速版殊途同归

  历史是个圈,适老版App"真香""不香了",也没能跳出这个圈。

  在杭州从事技术开发的段章,近几年已经参与了大大小小十多个无障碍改造项目,他告诉熊出墨,"网站和App适老化的改造从技术层面来讲,难度并不是很高。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输入提示、方言识别,实现起来都不难,但很多App就是做不好,只能说问题出在了背后的厂商身上。"

  青少年模式同理,"字体调大就叫适老化改造,软件开屏提示就叫青少年模式,归根结底是厂商没能拿出足够的诚意为特殊用户群体做针对性优化。"

  此外,关于适老版App内的广告以及功能臃肿的趋势,段章认为亦是"无法避免的事"

  "银发族"近年来被各大互联网公司视作"价值洼地",特别是二线及以上城市的老年用户,他们有闲的同时还有钱。Mob研究院在《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洞察报告》中就提到,银发人群移动互联网使用率逐年升高,且仍有很大的空间待挖掘,正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增量来源。

  显然,面对这样一群用户,以商业效益为目标的厂商不可能为爱发电。

  段章表示,"这就是开发者需要面对的一组悖论,广告是目前行业最大的收入来源,如果按照规范把这部分收益全部砍掉,App还怎么从老年用户身上创收?"

  在适老化改造之前,各家的极速版App同样遭受了上述灵魂拷问,而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出卖灵魂。所以,越来越多主打精简的极速版,甚至增重至比普通版本更加臃肿。

  名存实亡的极速,并没有影响极速版App对流量的收割效果。

  据七麦数据监测,近一个月,快手极速版在AppStore摄影与录像(免费)榜单中的排名长期维持在第四,成绩好过快手普通版本。抖音和抖音极速版,则经常盘踞在榜一、榜二位置。

  从这个角度看去,对于老年用户来说,适老版App或许可以理解为极速版的迭代版本。换汤不换药,极速版App走过的路,适老版App正在走。

  之于厂商而言,流量、收益到手,极不极速、适不适老,有那么重要吗?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