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而根据人社部的最新《“十四五”规划》内容来看,这个年限在未来某一时间节点有可能迎来调整。正所谓,养老无小事。养老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需要面对的头等大事。
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觉醒以及老年人群体的快速增长等因素下,养老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一点从历次两会的热点话题中养老问题始终名列前茅就可以看出。
那么既延迟退休后,又要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这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规划》是细化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战略任务制定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所以,《规划》也可以理解为未来五年社会保障方面的详细安排。从内容来看,人社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这其中起码有两层较为明显的含义:第一、养老金正在面临巨大压力。第二、职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要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养老金体系面临的巨大压力
我国养老金体系共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作为老大哥,一个人默默扛起了所有。这也使得基本养老金在运转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支付压力。在社科院曾经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作出了大胆的预估。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
另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5-10年,中国预计会出现8万亿至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
此外,有机构预计,“十四五”期间达到退休年龄的人群数量将超过4000万,而同一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减少3500万。
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沉重的养老压力已经让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苦不堪言,所以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支付压力。
商业养老保险即将强势崛起
另外,如今大哥压力陡增,做兄弟的分担一二责无旁贷。但究竟谁才能帮大哥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是职业年金还是商业养老保险?我们具体来看:
首先是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它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制度。既然是福利制度,自主权自然在企业。企业受制于规模、盈利等因素,真正拿得出手这笔钱的企业,并不多见。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全国有9.6万企业设立企业年金,但同期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两相比较,年金制度落实比例不足1%。所以总体来说,短时间内第二支柱难以形成有力支撑。
那么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呢?早在2017年的时候,国务院曾经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商业保险成为养老主要承担者;商业保险成为养老保障计划重要提供者;商业保险成为社会养老保障的积极参与者;商业保险成为养老服务健康的有力促进者;商业保险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重视的味道。此后,关于鼓励和引导商业的保险的信号就不曾间断。例如:
2020年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2021年的《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等都在政策层面对商业养老保险给予了肯定。
另外,根据社科院预测,2021-2025年我国养老金将出现8-10万亿元的缺口,如果我们参考日本和美国18%和4%的个人养老保险产品规模占比,可以推算出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潜在规模为3200-18000亿元。
基于政策与市场前景的考虑,商业保险才是未来能够为基本养老保险分担压力的最佳选择。
多元化布局商业养老保险
显然,商业养老保险正在经历“十四五”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众多保险相关机构都在开始谋划如何进入这片蓝海。
目前。虽然针对老年人群投保的保险产品涵盖了年金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多个领域,但是仍然存在不足。譬如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保费相对较高,提供疾病、医疗、护理等保障的健康保险产品不足等情况。所以在发力老年保险市场方面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大力发展短期险种
相对于长期险来说,短期险的风险较为可控,费率不高,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对于老年人投保条件最为宽松的惠民保就属于短期险。得益于门槛低、收费低、保额高等优势,惠民保变得异常火爆,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全国共上线135款惠民保产品,包括114个城市级项目、13个省级项目和8个全国性项目。有近6000万人参保,保费规模达50亿元。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类似惠民保这样的短期险大概率将会成为针对老年人保障型险种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从发展初期就深入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圆心惠保已与超过50家的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主导或参与了全国范围内24款惠民保险产品的上线发布与运营管理,助推了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扩充养老年金险
养老年金险可以对基本养老保险形成有效衔接和补充。截至2019年12月底,经营年金险业务的人身保险公司将超过30家,在售产品数量200多个,年金险存量接近4万亿元。但是目前的年金险中,更多的是教育年金险,养老年金险只占一部分。如果剔除教育年金险,养老年金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非常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加速布局养老社区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共有10家保险机构已投资和计划投资41个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847亿。业内人士认为,从企业发展角度而言,投资养老产业既可以促进投资端优化资产配置,又有利于差异化竞争,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定位。就社会而言,也将有效助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后的养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