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江助餐点建设迎难而上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截止到2012年底,苏州市吴江区已开办34个老年人助餐点,分布9镇(区),目前这些助餐点主要有食堂模式、与餐馆合作模式、快餐店代理模式以及个别服务等模式。开办助餐点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助餐点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受益人群问题。助餐的对象必须有选择有针对性,虽然助餐点并不排斥普通社会老人来就餐,但是就餐对象中必有一部分老年人是无偿或者微偿的,这部分对象的选定,需要民政及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深入调查,范围必须适中,在助餐点承受范围之内,又能切实将一些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囊括在内,让他们享受到实惠。
  其次是助餐点模式的选择问题。当前吴江区的助餐点主要以挂靠社会饭店为主,这种模式是整合资源的典型代表,镇民政办与餐馆签订协议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根据用餐老人人次给付餐馆一定的补贴。通过整合餐馆的资源,可以节省一笔房屋租赁、人员管理费用,经济实惠,操作性强。个别服务模式其实早在助餐点概念出现之前就存在,实际上目前很多社区的热心群众都是无偿在为邻里的独居老人送餐。食堂模式则相对较少,由于需要资金与人员齐备,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运作流程,在农村社区几乎没有。快餐店代理模式则不大能够兼顾老年人的特殊口味及饮食避忌。
  再次则是老年人用餐收费问题。很多助餐点人迹罕至就是因为没有协调好用餐收费问题。在财政补贴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给予老年人最大优惠,这个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困难重重。由于大部分老年群体讲求物美价廉的心理,很多人宁可自己“粗茶淡饭”也不愿意花钱在助餐点优惠就餐,这种矛盾一直存在,同时这也是很多助餐点挂靠社会饭店的原因,单纯以老年群体为就餐对象难以持续发展。
  2013年吴江区还将新增20个老年人助餐点,如何合理规划、科学选址、划分对象,保障老年人助餐点可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是摆在民政工作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在老年人助餐点遍布的当前,不仅要扩大助餐点的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与口碑,注重老年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
 
    (来源:吴江区老龄办)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