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省养老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近日省社工协会合同省民政厅,联合省老龄基金会,召开“安徽省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座谈会,组织省内高校社工专业教师专家、社工专业机构负责人、养老机构负责人共聚一堂,共话我省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就如何进一步拓展、推动我省养老机构内的社会工作服务展开探讨,献计献策。
8月7日,由省民政厅、省社工协会主办,安徽省老年基金会协办,安徽省静安养亲苑承办的“安徽省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座谈会在安徽省静安养亲苑举行。省社工协会会长陈文华,省社工协会副会长、省老龄办副主任侯世标,省社工协会常务理事、省民政厅福慈处处高光权等协会常务理事,以及安大、安农大、合工大等高校的社工专业教师专家代表、合肥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负责人,静安养亲苑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由省社工协会陈文华会长主持,静安养亲苑孙斌董事长致辞并简单介绍了静安养亲苑的起源及服务开展情况后,与会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负责人不拘一格、畅所欲言,就我省养老问题现状及困境,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定位,以及如何拓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和推动养老机构与社工工作专业的融合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进入21世纪,我国已迎来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积极探索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势在必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和机构、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我省自98年进入老龄化以来,截止201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8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5.7%,到2045年我省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我省养老工作的压力巨大。近些年来,我省社会工作发展渐入佳境,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日渐显现。我省自08年开展居家养老社会工作服务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设计开展了家庭访视、生活照料、便民服务、医疗康复、卧床护理、生命关怀等六大项服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养老机构内的社工服务仍是空白。在养老领域,专业社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既是老年人需求的评估者、也是服务的设计者、实施者,更是政策的提倡者。推动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不仅需要加大建设投入,在基础较好的养老机构引入社工参与养老服务也将有利于形成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
目前,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公众对社会工作认知度的提高,我省社会工作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社会工作在老年服务中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借此良好发展势头,省社工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社工机构、养老机构、有社工专业的高校牵线搭桥,协助政府部门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向机构推荐专业社工人才,共同推进我省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