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每个镇街都有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新会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到2015年,新会区要建立起与经济相协调、与老年人口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区老年人享有社会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4%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
据2012年统计,新会全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2.1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6.12%,65%岁以上人口8.0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0.71%。
按计划,新会区将把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来抓,将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以星光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覆盖会城城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到2015年,每个镇(街)至少建设1所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此外,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培育服务机构、招募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服务商等方式,引导各类实体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规模。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引导养老服务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按照每千名老人要拥有40张床位的目标,到2015年,新会全区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要达到4862张,而目前全区养老床位仅为1634张。鉴于老年人分布情况和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接受程度,新会将养老床位建设的任务重点放在会城城区,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兴办社会养老机构。据了解,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可申领新增床位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张床位5000元。
目前,除会城怡园敬老院外,新会区大部分镇级敬老院普遍存在着设施残旧、服务内容单一、护理员不足,以及年龄大、护理技能低等问题。今年上半年,大泽镇对大泽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使老年人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按要求,到2015年,其余9个镇都要完成辖区内敬老院的升级改造工作,床位数量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并实现向社会全面开放,满足农村社会养老的需求。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