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50万人线上“围观”,这场医养结合论坛讲了啥?
作者:   来源: 大河健康报  2021-10-2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养老工作中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热点”。

  老龄化社会大转型与后疫情时代,如何满足庞大的老龄服务市场需求?如何探索出一条可规模推广的、全方位、高质量、连续性的“医康养”老龄服务道路?

  1021日上午10时,2021年河南省医养结合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外近300位关注医养结合领域的专家、医养结合从业人员亲临现场,共商医养结合发展新路径。

  论坛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省医院协会医养结合分会、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大河健康报社承办。河南省医院协会秘书长王建伟、河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朱声永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邀请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养结合)首席专家郑鹏远,西南大学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宗辉三名国内医养结合领域顶尖专家分别从产业研究、人文思考、养老模式构建与实践做了详细阐述。

  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直播、线下论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吸引50万观众线上“围观”。

 

  群策群力破解“养老难”

  朱声永介绍,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体系和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

  王建伟表示,河南省老年人养老、医疗、护理、康复等相关产业需求量大,目前全省共有医养结合机构344家,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的医疗机构达3368家,数量上不能完全满足百姓医养康养需求,服务质量方面参差不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将“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发展医养结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未来协会将引领河南省老年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医养发展与健康养老体系建设,切实推动河南医养结合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为更多百姓带来福祉。

 

  老龄健康产业潜力巨大

  老龄健康产业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老年人,强调的是用于满足人们在增龄过程中预防功能衰退或者由于功能衰退而产生的各类健康产品和服务需求。从业者需有老龄社会的新思维,立足老龄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产业的发展。

  “目前部分大型地产公司积极布局养老服务市场,包括建设养老型社区、已有物业提供健康医疗服务、地产企业摒弃单纯售房模式向康养服务转型。”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介绍道,养老服务产业前景广阔,一些大型险资企业正在积极创新市场运营模式,部分国有企业和地方力量同样着力加速布局养老市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养结合)首席专家郑鹏远指出,预计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在2022年,2035年或将步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社会角色将从传统消费者转变为长寿经济的生产者,老年人的价值再创造成为人力资本重要获取途径,可以预计第三次人口红利时代即将到来。养老形式严峻让医养结合服务拥有广阔市场前景。”

  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医养结合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更好整合,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抉择。

 

  医养结合推行的困点

  全面推行医养结合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当下其发展仍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西南大学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宗辉表示,现有医养结合机构服务雷同、形式单一、竞争力弱;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缺乏高品质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匮乏。

  “医养结合难点在医,而非养。我国需要尽快完善各项制度、政策更加具体化,尽快制定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也需不断跟进,减少盲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郑鹏远介绍,目前全国长护险还没有完全落地,病人的护理费用较高,成为限制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莉莉补充道,医养结合缺乏专项规划和统一认识方面同样问题突出。我国传统养老文化的理念在一定层面也阻碍了该产业的良性发展,故而重建养老文化,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也是养老可行之道。

 

  医养结合未来该怎么做?

  困难是一把双刃剑,三位专家无疑是优秀的“执剑者”。

  王莉莉指出,“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已有的医疗功能配置需要更加深化和落地,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层面加大力度,公立和民营医院、护理院开始不断加大医养结合的模式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也开始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

  从老龄健康产业现状可以看出,中医药产品与服务市场将迎来重要机遇,康复护理服务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健康管理产业将催生出巨大市场,社区居家老龄健康产业将厚积薄发,老龄文化娱乐产业潜力巨大,智能化老龄健康市场将加速发展。

  郑鹏远提出了“八个一”的建议,即医养结合产业需要政府进一步支持;老龄化科技应对重大战略进一步夯实;资源进一步整合;理念进一步更新;管理进一步规范;医院进一步涉足;人才进一步壮大;人文进一步加强。

  吴宗辉从西南大学课题组实证研究数据出发,提出了“医养康护体智”六位一体养老模式的构建。将社会、集体、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有效照料资源加以整合,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抚慰于一体,将各个层次的资源整理和连结起来发挥效用,以被照料的个体达到全面健康的理想化水平为目的。

  该模式以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力求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高质量、连续性的养老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