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五个老有” 打造“星级公寓”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记山东省东明县康宁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近年来,东明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为老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近亿元于2012年8月份建成东明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中心占地32.3亩,建筑面积1.9万平米,拥有床位近600张,目前,已入住老人200人,平均年龄81岁。现有职员工45人,是目前菏泽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服务最规范的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中心运营一年来,服务中心的工作团队在院长盛学英的带领下,恪守“替子女尽孝、为政府分忧”的理念,通过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已把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老年人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园。
 
  一、立足“老有所养”,让老人吃住“安心”
  为了让老人们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颐养天年,福利服务中心以兴建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老年住宅为目标,投资3300万元,高标准建设老年公寓楼,配备了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七百平米的现代餐厅,让老人“吃的营养健康”。在康宁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老人们的一日三餐全部是由专门从郑州请来的营养师专业调配,做到荤素合理搭配,营养与口味兼顾,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福利中心的餐饮楼,有300平米的操作间,400平米的大餐厅天天做到整洁、卫生、舒心、达标。这样的标准比东明县的星级酒店标准还要高。院里的老人就餐时由服务员分餐端送,不愿到餐厅就餐的由服务人员热心的送到房间、端到床头。院民张某某等几位老人患有糖尿病,为此院长盛学英对每位患糖尿病老人进行一一了解,综合各种因素,专门安排厨师为他们开辟了“无糖小灶”,每天都为他们蒸有益健康的“杂粮面”馒头和做可口的饭菜。因此这些老年人逢人就夸:我们在福利中心吃的比在家子女们想的都周到啊!
  细致周到的清洁服务,让老人“穿的干净整洁”。“人老自多愁,水深难自流”。在院民平均年龄81岁的康宁服务中心里,许多老人没有自理能力。为了让老人们穿的干净、穿的整洁,福利中心护理班长李月莲专门对老人的卫生清洁定下了严格的制度:“老人自备衣服入院,不强调统一着装,夏天每两天洗一次澡,冬天每周洗一次;衣服每三天洗一次,床单每周洗一次”,而且所有的衣物全部是单人单洗,一次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护理员每两天为老人洗一次头和脚,每一周剪一次指甲,每两周理一次发。难怪一些子女到服务中心探望父母时,他们都赞叹不已和感激不尽,觉得老人在这里变得干净利索,精神焕发。
  设施齐全的护理房间,让老人“住的温馨舒适”。康宁中心的280余间专业护理房,走廊宽敞明亮,全部采用无障碍设计,采用适合老年人的地板式采暖,医护型电梯;每个房间配有空调、电视机、热水器等生活用具,床位高度适中,软硬适中,室内自然采光,光线充足。湿度保持在50%-60%,温度保持在18℃-22℃,在每个床头都备有紧急呼叫按钮,卫生间备有坐便式便桶和扶手,方便老人蹲坐起身,走廊内铺设地毯,两边有扶手,避免老人滑倒摔伤。房间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设施,都体现了对老人的细致关怀。舒适的居住环境,体贴的管理服务,让老人们赞不绝口。难怪一些老人由衷的感慨,服务中心就是天堂,来之前是庶民,来之后是贵族,过着如同神仙般的舒心和有尊严的生活。2013年春节,福利服务中心原想安排老人们回家和子女过个团圆年,结果没有一个老人愿意离开,于是福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临时调整计划,加班加点赶制了团圆饭,并通知老人的子女也来到服务中心与老人团聚,老人们在服务中心吃了一顿400多个家庭成员参加的“团圆饭”。平时还有一些住县医院治病的老人,只要是身体力行,每天晚上都要回服务中心住宿,白天再去医院治疗,他们认为服务中心才是他们的“家”。
 
  二、立足“老有所医”,让老人健康“放心”
  专业化医疗团队,为老人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康宁中心聘用的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5岁左右,有较高的专业医疗技能,又能吃苦耐劳、宽厚待人。为了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水平,今年初,中心从县人民医院聘请三名主任级的医疗专家,担任保健师,医护经验非常丰富。王翠云就是其中之一,她到服务中心后,为摸清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利用三个月时间,她起早贪黑,同每一位老人谈心、交流,并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王翠云也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她家虽然住在县城,为能及时掌握老人的情况,但在这三个月期间她连一次家也没有顾上回。同时,每季度服务中心还聘请专业足疗师免费为老人做一次足疗保健。许多老人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享受到这么高档的专人保健服务。
  全天候医疗服务,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医疗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每天早查房、晚巡视、量血压、测体温,保证老人身体健康安全。同时,福利服务中心还与东明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定点治疗业务,老人突发重大疾病时,保证在5分钟以内送到医院诊治。今年初春,一位姓林的老人在凌晨突发心梗,巡查的值班医生及时发现了老人的病情,立即为老人做心脏按摩,并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医院急救,老人脱离危险经常和子女开玩笑“多亏了中心的医生,要不我就提前见马克思了。”
  人性化护理保健,为老人提供家庭式亲情看护。“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是康宁福利中心护理人员的一句口号,这三句话看似朴实,却凝聚着护理员们无数的艰辛汗水,也凝聚着他们对老人胜过对亲人一般的爱。在福利服务中心里,有一位老人患有精神疾病,大小便不能自禁,拉出大便就用手抓来往墙上扔,针对这种情况,护理员们首先清理干净老人墙上的大便,然后再买来塑料薄膜,贴满老人房间里的墙面,老人扔一次护理员们就更换一次,从没有人说过一句怨言,老人入住半年来,房间里仍是整洁如新,无任何垃圾死角和异味;还有一位老先生常年卧床,无法行动,而且患有严重的前列腺疾病,护理主任孙鸟芝专门为他制定了一套特殊的护理方案,要求护理员们昼夜值班,一个小时翻一次身,两小时喂一次饭两小时放一次尿,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经过半年的精心护理,今年6月底老先生奇迹般的好转,恢复了行动能力。现在老人逢人便高兴的说“护理丫头们比我的亲闺女还用心啊,我多年的老毛病竟然在这里康复了!”
 
  三、立足“老有所学”,让老人晚年“舒心”
  设施齐全的学习场所,让老人学有所去。为了让老人们能够有一个充实舒心的晚年,康宁福利中心专门为老人开辟了图书阅览室,投资5万多元,购置了2000多本图书,涉及政治、历史、养生、戏曲等诸多老人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中心还在每个老人的房间内,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100多个电视台让老人们不出房间就能看新闻、听时事,为老人们增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老人学有所乐。俗话说“开卷有益”。为了让老人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康宁服务中心娱乐中心主任刘伟波经常出主意、想办法,组织读书会、读报会、书法鉴赏会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同时还为某些有特长的老年人专门编排小品、相声和戏曲等节目,让老人们自己表演、自己演出、自娱自乐,老人们对此乐此不彼,在这个特殊的集体里,老人们生活的充实、幸福、其乐融融。
  切合实际的学习内容,让老人学有所用。老年人最关心的就是健康,最爱学的就是健康知识。每天就餐前,服务中心的保健师高宁利用10分钟的时间,把养生保健知识宣讲给老人们,以便使其合理饮食,养生有道。同时护理人员们还把平时在各省电视台收集到的养生频道节目整理成条目,放在每位老人的床头,供老人随时学到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知识激起了老人们的极大兴趣,大家争相学习,并且活学活用,老人们在护理员的指导下试着调节自己的生活、心理习惯。现在福利中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了许多健康养生“老专家”。
 
  四、立足“老有所乐”,让老人生活“开心”
  以完备设施满足老人娱乐需求。在康宁福利服务中心,有58平米的棋牌室可供40位老人同时娱乐;有40平米的健身房,可供20位老人同时使用;有100平米的室内乒乓球馆、桌球馆;有14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另外,室外有各种健身器材和专业门球场,在这里老人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
  以多彩活动丰富老人晚年生活。在组织老人的娱乐活动方面,康宁中心坚持做到“四经常”:经常组织集体娱乐活动,经常同老人对话聊天,经常给各位老人过生日,经常在春秋季节组织老人游玩。每到周末,中心的多功能厅就会热闹起来,爱好戏曲的老人们就会在这里欢聚一堂,或自弹自唱一曲,或听专业演员现场表演,都让老戏迷们过足了戏瘾。
  以真情关爱保障老人精神健康。为了让老人在服务中心晚年幸福快乐,服务中心特招了吕晓康等几位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经常情进老人,与老人交谈,听取老人意见;鼓励老人的子女或亲友常来探视;对身体尚好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多参加集体活动等。从而达到解除寂寞心理,增强信心,让老人保持愉悦心理状态,真正让老人“老有所乐、身心康健”。
 
  五、立足“老有所为”,提振老人生活“信心”
  俗话说“明珠尽出老蚌”。为了让老年人发挥余热,在晚年找到生活方向,树立生活信心。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引导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余热,让老年人以“为”促“养”。一些老人在书法、绘画、戏曲、秧歌、门球等活动上取得了好成绩,成了县里的“明星”人物。在福利中心的后院,院长特地为老人开辟了果蔬种植园,让老人们闲来无事就可以到院子里活动活动,看一看田地,做一做农活,享受小小的乡野情趣。
  东明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虽然座落在山东省的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但它根置齐鲁沃土,传承孔孟文化,已成为鲁西南大地上孝亲敬老的一面旗帜,创新和引领了欠发达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也吸引了周边地区如河南、江苏等地的同行和同仁前来考察和学习,目前福利服务中心已接待来自周边及全国各地参观、指导工作团队370余人次,他们都对东明老年福利中心的环境、设施、服务以及服务人员优雅的举止、得体的问候和高雅的气质给予了高度赞誉。正是福利服务中心这些普普通通的员工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善举,用淳朴、善良的心灵,谱写了一曲敬老爱老为老的颂歌。
 
    (来源:东明县老龄办)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