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进博会主题日:服务2.6亿老年人的智慧康复模式
作者:   来源: 健康时报  2021-11-09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2.6亿,全国老龄化程度18.7%,而上海老龄化程度更深达35%。”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市民政局残疾人福利处处长孙晓红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闻中心,与康养康复的企业管理者、医生,共同探讨老龄化社会,如何打造创新优化智慧康复服务模式。

 

  孙晓红:康复辅助工具租赁覆盖全上海

  在上海,三个人中至少有一名老年人,上海是一座深度老龄化的城市。许多老年人因为年龄增长,身体功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衰退。75岁以上的老人通常有膝盖的问题,导致爬楼、爬山有一些困难;80岁以上的老人往往有起居困难。

  “今年,上海深化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而且提出了在社区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全覆盖的理念。为什么这么做?”上海市民政局残疾人福利处处长孙晓红进一步解读,在销售康复辅具的过程中,很多老年人存在不会使用辅具的情况,租赁康复辅具后专业机构会提供指导老年人使用的服务。通过租赁的方式也能让更多的老年人使用到辅具,而不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上海市康复辅具器具租赁产品分为5个大类共52种产品,主要包括假肢矫形器、家具及其配件、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个人医疗辅助器具等。上海市民如有需要可以到各街镇的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点进行租赁。孙晓红表示,下一步要把上海康复辅具租赁工作更加完善。

 

  成鹏:未来,康复与任何一个专科都相关

  “康复医学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但是未来的市场会非常大。因为康复医学涉及的范围不仅仅是残疾人和老年人。”上海永慈康复医院副院长兼康复中心主任成鹏认为,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任何一个专科都会涉及到康复,而上海永慈康复医院就是海尔医疗旗下第一家康复医院。

  短短4年多的时间,该院每年为5000余位患者治疗和康复,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成鹏院长说重症康复和智慧康复是医院发展的特色。但成鹏院长也坦言,未来康复市场非常大,不过如何发展的好,也并非易事。

  政策和科技两者必不可少,它们为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打造基础。科技方面,永慈医院率先在国内建设康复机器人物联港,智能康复机器人缓解了临床痛点,即康复医学人才短缺,康复治疗师的短缺。成鹏院长认为,未来数字化的机器人康复,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一个保证。

 

  朱璟昊:提高残疾人整体解决方案的全康复理念

  在进博会的第二天,新任冰岛驻华大使易卜雷先生协夫人来到了展馆,在奥索展台的了解假肢矫形产品。是什么吸引了大使夫妇呢,原来奥索是一家总部位于冰岛的全球性假肢矫形器材公司,它也是该领域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圆桌论坛上,奥索亚洲区总裁朱璟昊带来了全球先进的康复理念。她说,企业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奥索致力于提高人们的行动力,在产品研发之上,提供一整套的康复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的截肢患者以单一救治为主,而国际上的理念分为—术前评估,术中救治,术后康复,而康复则结合了步态训练和心理重建”。帮助残疾人重拾信心,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奥索通过和下游产业链客户的合作不遗余力地推动整体解决方案的普及从而造福残疾人。

  在圆桌论坛现场,一位特殊的嘉宾分享了自己与假肢的故事,她在汶川地震中受伤失去了左腿,如今假肢已经成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位美丽的女孩说,这款假肢产品是为女性消费者所研制的,穿高跟鞋、平跟鞋都可以非常自如的调整,整个步态上与常人无异。

  朱璟昊介绍,奥索公司的研发方向是更好地把人体功能和科学技术相融合。在假肢产品线上结合仿生学和信息科技制造出仿生智能假肢,例如,可模拟健侧关节步态的假肢关节,可实现36种抓握姿势的智能手臂等。而在矫形器产品线上,有一款明星产品,通过三点力学的基本原理就能够显著缓解老年人骨关节炎疼痛感,从而摆脱对药物的依赖,让无痛无创的物理治疗方式成为可能。

 

  王丽娜:让长者晚年生活更有品质

  人生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持续的成长。人要接受自然衰老的过程,也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保持身体机能,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有品质,更有质量。但2.6亿老年人都做到高品质的晚年生活谈何容易。

  对此,复星康养执行总裁王丽娜介绍,随着国内的以“医、养、康、享”为模式的养老机构不断推进,康养机构真正的能够改善了长者的生活品质。例如,独居老人吃得少又节省,可能一个素菜吃两天、一个荤菜吃一周,他的营养膳食均衡就很难去做到。

  而在养老社区,一周菜品不重复,膳食均衡,而且除了中餐、还有西餐下午茶节气菜单等,老人有多样的选择。此外,王丽娜说,长者健康有三大杀手,孤独、无助、无聊。而在康养社区,机构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鼓励到长者去社交和学习,持续更新自我。

  每周还带领长者外出游玩,去感受新的事物。机构有专业的心理老师给予日常的关怀和辅导。成立餐饮委员会,住户委员会等社区组织让长者参与管理共同维护社区,延续长者的价值感。

  老年人入住社区后,根据身体能力的变化,健康管理通过评估和监测,给予个性化的运动和康复计划,可以给老年人全方位、全周期的专业照护。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