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7:30-8:00,烟台市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明山,党组成员、副调研员白同林、金玲,科长林宏辉、郑晓军做客烟台人民广播电台《民生热线》栏目,就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和老龄工作开展以及市级“敬老文明号”评选表彰、第一个法定“老年节”庆祝、10月份“敬老月”活动等情况与广大市民进行交流。
今年以来,全市老龄系统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努力为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老龄事业各项工作又有新的进展。一是创新老龄政策落实责任制度,推动老年优待实现新的突破。《烟台市优待老年人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政府兴办或支持的旅游景点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门票费”等规定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内容还被市政府确定为“2013年为民服务实事”。二是创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实现新的突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开展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活动,形成了题为《烟台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推动了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继续完善建立老年人才开发“两库一平台”,大力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8月9日,举办了“烟台市第三届老年人才交流洽谈会”。 各市区60多家企业和600多位老人报名前来参会。交流会为老年人和企业之间搭建平台,很好地促进老年人再就业。150余名老年人与用人企业现场达成意向,22人当场签约,取得了很好地社会反响。三是创新 “文化养老”思路,推动老年文化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今年举办的老年文化艺术节,增加市文联为主办单位,并商定获三等奖以上奖项的书画、摄影作品可分别作为加入烟台市书协、美协或摄影家协会会员的条件之一,激励了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增加了本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的品味和含金量。截止到6月底,共有13个县市区的150多个节目参加了各自分赛区的比赛,2000多名老年人参加,报送各类书画作品近200幅。组织开展了“ 夕阳风采·中国梦”第二届老年摄影大赛,截止到目前,共收到参赛作品500幅。6月8日,举办了烟台市老年文化艺术骨干培训,努力提升老年文化艺术节目的水平、档次,提高老年艺术团的管理水平。9月2日,举办了山东省银龄风采艺术节烟台赛区决赛,各县市区和市直机关的68个节目参加。此次大赛可以说是全市各大老年文艺团体的一次全面综合的汇报展演及较量比拼,是呈现给现场观众们的一场内容丰富、技艺超群的文艺盛宴。市老龄办还组织开展了第四届“烟台市十大孝亲敬老楷模”评选活动。经充分酝酿、认真推荐,各县市区评选活动组委会审核把关,并经市评选委员会周密审查、综合评定和集中公示,产生了26名正式候选人,正在水母网和市老龄办网站上进行投票,根据公众投票和候选人事迹,将最终评出10名“烟台市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为进一步做好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作,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多样化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市老龄办、市老年协会根据全市老龄工作的总体安排以及市老年协会的相关职责,拟在下一步,把老年人的教育培训工作列入今后的重点工作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的园地、文化艺术活动的平台。
根据全国老龄委《关于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通知》和全国老龄办《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省老龄委《关于开展第一届山东省“敬老文明号”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烟台市老龄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在全市各级涉老部门、为老服务组织、公共服务窗口行业,重点在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岗位上开展。“敬老文明号”评选表彰列为常设项目,表彰周期为3年。每期表彰市级“敬老文明号”60个、先进个人60名、模范老人60 名。目前市级“敬老文明号”正在申报评选当中。
今年是新修订的《老年法》实施之年,是贯彻落实《烟台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10月13日还将迎来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烟台市将按照全国、全省老龄委的部署,在10月份组织全市干部群众开展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宗旨,以走访慰问、维权优待、志愿服务、文化体育、老龄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敬老月”活动。确定的主题是“贯彻老年法,造福老年人”,突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老年人),动员全社会多为老年人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扎扎实实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让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怀和温暖。期间拟开展的活动主要有,请市领导在第一个“老年节”期间看望慰问老年人;召开庆祝“老年节”大会,表彰命名第一届烟台市“敬老文明号”,表彰“敬老文明先进个人”和“模范老人”,表彰“烟台市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举办第四届烟台市老年文化艺术节获奖节目汇报演出;组织市级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敬老月”活动开展情况,努力营造浓厚的敬老养老助老社会氛围。
(来源:烟台市老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