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老年健康专委会)在线上组织召开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医养结合与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学术论坛。二十位政产学研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理论与实践当下与未来”的主题,聚焦医养康养结合模式、老龄健康理论、康养理论与实践创新新成果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交流。东、中、西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医院、民主党派、学会、企业等万余名学界、政界、实务界代表参加了视频会议。
老年健康专委会主委王红漫代表专业委员会汇报了2021年的工作成果以及2022年的工作计划。她指出,站在两个百年的交互点上,专委会全体委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深入开展老年健康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
老年健康专委会在过去的一年将顾问和院士的指导切实落实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政策咨询的工作全过程中,未来会进一步为“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做贡献。
高强总顾问鼓励专委会的学者、实务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中国道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发展基层健康养老,集结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空巢老人的发展。
韩启德院士提出在健康老龄化中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老年医学;要发展老龄健康产业;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国情的老年照护体系;要维护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充分利用老年人的人力资源;要加强死亡宣传教育。
王红漫主委强调,正是在院士和顾问的指导下,专委会今年推出的“康寿之乡认定准则和方法”,加入了反映生命质量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指标。这是国际上唯一涵盖和反映生命质量的认定准则和方法,目前已有中英俄三个版本,其他语种版本正在译制中,预计明年将会陆续发布。
王红漫教授介绍,专委会在学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目标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由专委会委员牵头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等研究团队积极承担多项国家和地方政府重大项目,服务积极实施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
王红漫主委表示,在2022年的工作计划中,专委会将以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为方针,在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从理论层面,继续加强国家老龄化政策研究,尤其是基础老龄化政策落实和实践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