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近期举行的多个老年展会上,记者发现了很多看起来和老年产品并不相关的参展企业身影。一家专门做环保油漆的国际知名企业参展,专门推销他们针对养老机构的一款环保油漆;多家大型卫浴品牌也在推销他们的适老化卫浴产品;甚至连银行也有展位推销“养老理财产品”……
广东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洪颖岚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百度、腾讯都纷纷在做一些适老化业务的布局和延伸,“我们前段时间还和百度联合搞了一个老年智能科技知识大赛,像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主要还是看好养老产业的未来,向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
洪颖岚说,协会最近吸收的新会员单位,还出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有银行想来发展老年理财,向老年领域进行延伸。但现在这款业务还不是很成熟。总体来看,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当下,‘触老’在各行各业都成了标配,大家都在往老龄化的领域去延伸业务。”
但在市场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企业虽然“触老”,但目前,老年产品在企业的营收占比中仍比较小。在老年产品展会现场,一家专门做汽车制动器的企业负责人王经理告诉记者,公司1920年始创于日本,目前已经被中资全资收购。公司2016年开始进入养老产业,主要参与政府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和向养老机构出售设备,目前累计参与服务适老化改造近2万户,服务社区、机构、公寓类项目200个。公司的产品有电动护理床、全自动淋浴系统等。
王经理表示:“我们的业务主要在江浙沪,帮助当地政府对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通常政府会定一系列的标准,对老人家庭进行上门评估,之后进行是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改造目前主要还是政府行为,和C端消费群体关联不大。”
“我们的主业是做刹车的,市场上共享单车的刹车系统大概有80%是我们公司提供的。目前看,我们在养老板块上还是亏本的,目前还是要靠公司的主体业务来补贴才可以。很多人都讲,养老产业是一片‘蓝海’,确实它是一片‘蓝海’,但这个大市场的爆发点,大家现在都还在摸索,我们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他们节约惯了,一时间很难改变和扭转。”王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