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民营成养老机构改革重点,差异化经营为突破口
作者:   来源: 中国产经  2016-09-09

  我国正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不但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事,更是国家努力的方向。在2013年末,我国开展了第一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并初步取得成效,给原本公立养老机构饱受诟病的管理及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民政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以公建民营为重点的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以公建民营为重点,继续开展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
  长期以来,公办养老机构在员工聘用上大多草草了事,这也使其在服务上一直没有过多改进,甚至有的机构将本是公益属性的养老院变成了摇钱树,利用自身职位之便大肆敛财。而民营养老机构虽然更注重服务和口碑,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往往无法与公办机构抗衡 ,经营较为困难。
  “目前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主要有公办民营与公建民营两种方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更偏向于盘活现有养老机构,而后者则是发展增量。”河北仁爱养老集团相关负责人张彤彤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公、民”有效融合是养老机构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采取公建民营方式更多。
  张彤彤表示,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好处很多,可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而公建民营也为那些有意投资养老产业的资金提供了突破口。不过无论采取何种结合方式,养老机构的公益属性都不会改变,并且都会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
  此次《通知》再次明确了“公、民”的合作方式,即公建民营机构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社会化、市场化方式运营,增强自身生存发展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探索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公建民营模式。坚持程序公开透明,强化实体公平公正,保障民间资本平等参与和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而对于我国公建(办)民营养老机构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张彤彤表示,如何保证其公益属性以及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养老机构可能会给养老机构的发展带来一些困难。
  如何保证其公益属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只要加强监管就可以。但难就难在是否可能出现监管不力或者“官民相护”等情况,如果真的出现这种问题,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察觉。
  而我国养老机构尤其是养老院大多同质化严重,多以“养”为主,主要为照顾老年人的吃喝住行并且提供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和医疗设施,这就造成全国养老机构并没有特色可言,给人一种去哪里都一样的感觉。
  张彤彤告诉记者,差异化经营更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也是养老机构发展的突破口。比如,有些城市可能更希望能够晚上在家和亲人团聚,平时在养老院,那么一辆负责接送的车就是必要的。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