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院发展历程梳理
作者:   来源: 今日头条  2017-07-26
 
  一、古代养老服务机构
 
  我国古代养老机构发展超前,其雏形在15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南北朝时期】第一个官办的正式救济赡养机构——孤独园
  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虽战争不断,却诞生了我国养老机构的萌芽产物——孤独园。
  【唐朝时期】朝廷在长安、洛阳设立了悲田院,对贫苦无依靠的老人实施救济。
  【北宋时期】设立了福田院、居养院等,并设立了较为严格的收养标准。
  【南宋时期】出现了养济院,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代。
  【明清时期】明代的养济院规模很大,清朝随着待收养人数的增加和清政府财力的增强,养济院的发展至此达到顶峰;与此同时,清政府大力提倡民办慈善事业,普济堂应运而生,清代北京最著名的养老机构就是普济堂粥厂,此外,还有功德林粥厂、朝阳阁粥厂等也都是清代较出名的慈善养老服务机构。
 
  二、近代养老服务机构
 
  这一时期的养老机构除了清朝延续下来的善堂、养济院外,名称上多以安老所(院)、孤老所(院)、养老所等来命名。1948年中国年鉴披露: 当时全国有4172个救济机构,公立220个,占53%。
 
  三、当代养老服务机构
 
  养老院、敬老院、光荣院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办的生产教养院( 后更名为养老院、敬老院),1958年底,全国农村共办起15万多所敬老院,收养五保对象300余万人。此外,为了收养无亲属照顾的烈属老人,1958 年创建了烈属养老院( 后更名为光荣院”) ,接收对象包括孤老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等,文革期间养老院、敬老院等发展停滞。
 
  四、现代养老服务机构
 
  现代养老机构的发展已经逐渐向成熟期过渡,我国养老机构的定义也已经清晰化,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类型较为多样、发展现状也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1、养老机构的定义:民政部1979年重申养老机构的福利性质和服务方向,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2011年,民政部提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服务体系,养老机构的支撑地位被明确。
  2、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类型包括生活照料型、康复护理型、临终关怀型、异地养老型、综合服务型等。除了以上服务外,有些养老服务机构还提供诸如老年人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在类型多元化的同时,服务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3、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随着国家主导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机构养老,出现了“民办公助 ”、“公办民营 等多样化的机构养老服务。“十二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国养老床位数达到669.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0.3张,并总体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城市多,农村少”的地域分布特征。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