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精神与积极老龄化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7-07-27

  1962—1975年期间出生的“婴儿潮”即将陆续退休,会带来一大波的退休人群。
  近年来,国家政策重视了医养结合、健康老龄化、长期照护、商业养老保险等问题,但还未解决“长寿不健康”问题。
 

 
  权威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是75岁,而人均健康期望寿命是67岁。人均健康期望寿命是指一个人在某个年龄段不受疾病、死亡和机能障碍的影响,有望在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数。健康期望寿命和人均期望寿命之间存在差距,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大。
 

 
  科学家预测,人的寿命可以达到120岁。但假如120年的生命周期里,只有60-70年的健康人生,剩下的都是在失能或非健康状态下度过——这样的百岁人生是否值得期待呢?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有专家指出,“当慢性病和机能下降的风险因素降低而保障因素提高时,人们将享受健康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高的生活。这样他们在进入老年后,大部分老年人仍然能够保持健康和生活自理,只是较少的老年人需要昂贵的医疗和照料服务。”下图给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理想的模型。
 

 
  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里,三条不同曲线代表了身体不同的功能状况,最理想的状态是最上面曲线——“活得长,不赖床”:通过积极生活方式和健康干预,将健康状况维持在最高水平,延长自理期、压缩失智失能期,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会得到大大的提升。这条曲线表达的正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理念。
 
  积极老龄化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之魂
 
  【积极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提出,倡导为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使所有年龄组的人们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积极老龄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体的晚年幸福,更在于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积极和可预见的解决思路。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总老龄人口的20%,约4000万人,而全行业只有不到200万的照护人员。
  专家指出:若以替代型照护理念测算,需1000-2000万照护人员提供照护服务,很显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无法通过培训上岗,组织如此庞大的照护人员队伍来提供替代型照护服务。如果按照传统替代型照护的解决思路,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可能会是黯淡无助的。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涉及到长期照护的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等诸多维度。在这里,我们先谈两种可行的思路:
  一方面,对于已经存在的失能长者,我们认可青松照护提出的功能型康复创新理念,即让还有可能恢复自理状态的失能长者通过康复训练回归自理状态;另一方面,我们将重心放在尚未进入失能状态的长者——通过【积极老龄化】引导健康干预和积极乐活的生活方式,降低未来的失能发生率或延长自理状态。
  同时,【积极老龄化】还能引导长者人群形成对“养老”的正确认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养老≠护理,养老应是开启退而不休的精彩生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把这一“夕阳行业”做得朝气蓬勃而不是死气沉沉,让健康养老产业的丰富内涵得到充分释放。
  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老龄化】已有多个典型的实践案例,值得借鉴:
  荷兰养老专家汉斯•贝克教授创立的荷兰生命公寓模式,把【快乐养老】和【积极老龄化】发挥到了极致。
  他推崇的两个核心理念贯穿了整个生命公寓的运营服务,亦是生命公寓成功的核心秘诀:
  第一,YES文化、快乐养老。愉快的心情是治愈百病的良方,不以“健康”的名义限制老人的生活乐趣,对老人的任何需求说“yes”。
  第二,用进废退。过度护理和没有护理一样有害,老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做。
 
  【积极老龄化】重在发展:各种长者好玩有益的IP项目
 
  近年来,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大量的养老社区项目,各路社会资本和企业亦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至道中国也参与了许多养老社区项目的策划、设计和运营顾问服务。我们在实战操作中体会到,养老社区的运营核心在于“乐活体系”的成功建立,实践“跳出养老做养老”“跳出护理做不老生活”。
  许多经典的高端养老项目,特别是面向高知高干群体的项目,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取得良好的口碑,关键就在于积极乐活、不老生活方式的品牌形象建立,满足高端长者群体对乐退生活和品质养老的核心诉求,颠覆长者对传统养老的认知。相信在未来的5-10年里,随着大退休潮的到来,积极乐活、不老生活的客户需求会愈加显现,而这正是在中国内地推动【积极老龄化】的最佳时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