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北大国发院教授:实施更积极的生育政策
作者:   来源: 澎湃新闻  2020-11-17


  119日,《北京日报》刊发了北大国发院教授、北大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晓燕题为《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龄化——中国老龄化的趋势性特征》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实施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等措施。

  雷晓燕在文章中指出,我国老龄化的特点离不开一个重要背景,即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总抚养比持续下降。

  总抚养比指的是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和少儿(014岁)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文章指出,“目前我们刚进入老龄化的前期,总体来看,少儿的抚养比有所下降,但老年人的比例已经开始上升。从人口的发展趋势来看,1960年开始到2049年,总人口大约在2029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但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早在2012年就已经达到了顶峰,目前已经连续下降好几年。因此,抚养比已经开始上升。”

  随后,文章分析了从2018年到2049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的五个特征:第一,老年人口迎来总量高峰,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第二,老龄人口结构转变,高龄化现象日益凸显;第三,劳动年龄人口持续缩减,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第四,人口总抚养比大幅提升,养老负担超过抚幼负担;最后,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空巢老人规模快速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雷晓燕在文章中提到,中国还面临“少子老龄化”的困境,一方面老年人在增多,另一方面小孩数量在减少,“尽管放宽了生育政策,允许生育二孩,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未来我们还将面临育龄人口下降和生育孩子意愿降低的双重影响。全国调查显示,育龄女性愿意生育的子女个数平均为1.9个,而通常由于面临各种现实约束,实际生育子女数还会低于愿意生育的子女数,这就使得我国子女数会远低于正常替代水平(2.1)。”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雷晓燕在文章中也给出了政策应对与建议:第一,深度挖掘人口的二次红利,由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第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灵活的退休机制;第三,完善长期照护服务与保障体系;第四,实施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

  其中,实施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方面,文章指出,“目前看,放开生育政策的效果一般,还需要配套的生育服务,减小生育的压力,让大家更愿意生育。”

  “面对未来中国老龄化的特点,我们必须在政策上做出战略性的、前瞻性的一些安排,助力经济强国目标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雷晓燕在文章最后写道。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