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激励银发人才,发展银发经济
作者:   来源: 环球网  2020-11-19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相较于“十三五”规划,此次建议对未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表述更为明确,并首次将应对老龄化挑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具体举措方面,也有不少新表述,如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特别是建议中提出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创新了老龄化阶段的应对之策,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事实上,大力挖掘老龄人力资源的潜力,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劳动供给、减轻人口负担,还能够增加总需求,为未来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如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按此标准,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5亿,占人口的比重为18.1%。而根据民政部的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占人口比重将达到20%,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国家行列。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由于受到政策干预的影响,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呈现出较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特点。

  从理论机制上来说,人口老龄化将对一国的消费和投资产生负面冲击。一般情况下,老龄人口的消费倾向要较年轻人低,同时由于青年人口占比的减少将降低一国储蓄率,进而带来低投资,造成总需求的下降。以老龄化程度较深的日本为例,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里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其中固然有经济政策不当等因素,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不可忽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初发布的有关日本经济形势的报告警告称,受少子和老龄化的影响,40年后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还有可能下滑25%。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拐点曲线提前快速到来,对国民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估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增长率从2010年之前的10%左右,降到“十二五”期间的7.6%和“十三五”期间的6.2%,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下降到5.5%左右。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速下降也较为明显,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已经降低到个位数增长。

  在老龄化快速到来的同时,由于受到退休年龄过早的制约,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的潜力远未得到开发。根据人社部门的统计,我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之一,平均退休年龄仅为53岁左右。这也间接说明,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的潜力巨大。根据分年龄段的人口数据测算,如果把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涉及的劳动年龄人口扩大规模可达8000余万,相当于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大约9%。事实上,不少老龄人口依然具有较高的就业意愿。

  在不可逆转的银色浪潮下,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盘活“银发人才”资源,在人口老龄化时代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老龄人力资源大多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办事稳重,可以适应的岗位也不少,仍可以在许多领域继续发光发热。特别是在服务业中,许多岗位符合老龄劳动力的再就业需求。如今,我国的服务业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未来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这也为老龄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很显然,如果能够把这部分老龄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出来,对于我国扩大总需求,进而践行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但是,鉴于老年人力资源有可能存在着技术老化、适应能力有限等短板,有必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下功夫。构建适合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体系,使终身教育和培训机制落到实处,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技能,避免在新技术浪潮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积极开发更多适合老龄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增加他们参与灵活就业的机会。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适合老龄劳动力的就业保障和服务体系,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加大就业帮扶的力度,让更多老龄劳动力实现再就业。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