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科研中心主任吴玉韶:公益金参与应对老龄化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吴玉韶: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福利彩票有着密切联系。大家知道,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任务。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基数大。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个亿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占亚洲的40%,占世界的20%。二是发展快。1982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5%,为成年型国家,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期间只用了17年时间。而这一过程西方老龄化国家经历了几十年乃至一百多年。明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6年达3亿,2037年达4亿,2050年前后达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5%,届时,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三是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同时发生。在去年年底,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2100万,预计今后每年以100万的速度在增加,2050年前后将超过1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3300万,占老年人口的19%。城乡老年空巢率已经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70%。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三化叠加”,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新难度。四是未富先老。我国是在经济实力还不雄厚、社会发育还不充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等特殊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未福先老,未备已老。

  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立足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力,走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硬”实力;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老龄工作格局,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软”实力。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这两个方面,都与福利彩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硬”实力方面,特别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福利彩票已经成为筹集社会资金的重要渠道。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扩大养老保障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障标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等都离不开资金支持,而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国力仍不能够满足老年福利的多方面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责任共担的原则,既要强调政府责任,也要强调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不能单方面或者过多强调政府责任。我们在制定老年保障政策时,必须强调中国国情,必须坚持适度、普惠、可持续的原则,必须从西方高福利国家吸取经验教训,一方面重视普遍性的“福利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一些地区出现的“福利过度”和“福利冲动”的倾向。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主要投入长期以来靠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中央财政只在“十一五”期间投入了少量的试点经费。而福利彩票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以扶老为己任,扶老成为第一宗旨。据民政部统计,从1987年—2011年,25年来福利彩票累计发行6300亿元,筹集公益金2020亿元,资助各类福利公益项目24万多个,这些项目绝大部分是涉老项目,受益人群超过2亿人。民政部还决定,从今年起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从民政部本级到地方,每年拿出5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以说,福利彩票为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没有福利彩票就没有老年福利事业的今天。

  在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软实力”,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社会氛围方面,福利彩票也以其特殊的方式做出了特殊贡献。美国社会学家莫尼汉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质量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其老人的态度和方法中得到反映”。老年人一生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当他们进入年老体弱之时,不仅仅因为是弱者而受到关爱优待,而更多的是因为成就者、贡献者、智慧者受到尊重和优待,这是一个文明社会、文明组织、文明人应有的价值取向。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福利彩票的社会属性是公益性、伦理性、群众性和娱乐性的有机统一,是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筹资能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公益慈善品牌项目。福利彩票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的诚信原则和“公益、安全、责任、诚信、品牌、创新”的发展理念。这些是福彩事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构成了福彩文化的精神内核,这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各谐、共建共享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理念是一致的。所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离不开福利彩票的健康发展。
(来源:公益时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