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千张“舒缓疗护”床位面向临终关怀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2014年4月24日报道:舒缓疗护的概念在中国难以被接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中国人认为放弃对临终病人的治疗是“不孝”的,面对身患晚期绝症的亲人,他们也往往采用“瞒骗”的方式,更不要说放弃治疗送入临终关怀机构——舒缓病房了。
如何让临终患者更好地享受到了解、告知、选择、拒绝、同意等知情权?如何使临终病人在舒适和安宁中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今天上午,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等主办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探讨临终关怀(舒缓疗护)和无效医疗的伦理与实践问题。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呈现加速发展势态,而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87.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7.1%,已经进入了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全市恶性肿瘤、高龄老人和其他终末期患者约有8.13万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医疗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命价值观的日趋丰富,临终关怀成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上海是国内开展临终关怀公益事业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1988年,上海南汇县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机构型临终关怀医院;1995年,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2001年,新华医院宁养院开设病人安宁服务。
2012年,舒缓疗护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全市17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居家和住院相结合的临终关怀(舒缓疗护)工作。2014年,市政府实事项目要求进一步将舒缓疗护床位增加1000张,其中400张居家舒缓疗护床位。
本次大会主席、前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胡庆澧教授在会上表示,“无效医疗”涉及到医患之间的问题、患者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患者的继续抢救和治疗问题,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花费大量的资源和经费却落得人财两空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和哲学背景下都存在着差异。舒缓疗护,可以在患者面临威胁生命的疾病时,通过对患者的早期识别,评估,治疗及预防手段来缓解疼痛和其他机体,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的家庭如何面对问题。
 
(来源:东方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