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民政局认真研究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者:   来源: 辽宁民政  2017-09-3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民政工作与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密切相关,尤其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沈阳市民政局认真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深刻反思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承担解决责任和义务,着力解决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转作风,连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感情线
  

  存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的干部源于思想认识的逐步偏离,源于“四风”在作怪。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思想认识出现偏差的少数领导干部、部分党员回归精神正轨。
  一是开展做百姓“贴心人”活动。深入局基层单位和区(县)民政服务机构等联系点,召开座谈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广泛征求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走进城市社区、农村敬老院等服务机构,重点走访城乡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众,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征求意见建议,掌握困难群众的所思、所忧、所需。召开座谈会86次,发放意见征集表、调研统计表等750余份,走访民政服务对象1000余户,征求意见123条。在活动中,增进了了解,增进了感情,强化了宗旨意识,也为找准问题打下了基础。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的要求,对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等二十个方面的问题逐项进行梳理,逐条进行筛查,彻底进行整改。会议数量比上一年同期减少50%,文件数量比上一年同期减少20%,局系统较上年同期压缩“三公”经费182万元。
  三是开展民政工作调研。机关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80余篇调研文章,内容涵盖了城乡社会救助、减灾防灾、社会化养老服务、五保供养、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双拥优抚安置、区划地名、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并形成了《沈阳市民政局机关开展民政大调研调研成果汇编》。
  
  二、建平台,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信息路
  

  调研中了解到,部分群众甚至是村组干部对民政低保、医疗救助、救灾救济、优抚等惠民政策一知半解,办事程序不清。针对该情况,市民政局围绕提供便民服务,加大政务事务公开力度,规范办事流程,将惠民政策宣传到位,使群众心里有本“明白账”。
  一是实行网上公开。以沈阳市民政信息网、党建网为平台公开民政工作职能、内设机构职责、办事程序、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政策法规情况,向社会进行全面公开。同时依托沈阳民政微博、民政热线等及时解答群众的诉求。社会组织<实现了网上审批、年检、培训和动态监管等功能,形成了登记、年检、评估、执法、动态监管“五位一体”新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模式。
  二是完善了政务公开公示板。局机关设置了政务公开栏,将内设机构职能、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时限向群众公示。依托政务大厅、办事大厅和社区服务中心普遍设立统一的为民服务窗口,统一窗口标识、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等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公开了救灾救济、城市低保、优待抚恤、退伍安置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
  三是制作便民办事服务手册。专门制作了实用性强、通俗易懂的《婚姻登记工作服务指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服务指南》、《救助管理工作服务指南》、《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服务指南》和《基层优抚工作者手册》等,向群众和各区、县(市)民政局发放,共计6000多册,受到了群众和基层民政工作者的欢迎。
  四是开展送政策服务活动。开展了政务公开“进社区”、“进农村”及拥军政策“送军营”等政策咨询服务等活动。党员干部深入民政服务对象,并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送到民政对象的家中,给他们讲解城乡低保申请办理程序,五保对象、孤残儿童、重度残疾人、高龄老人和优抚对象的救助优待政策等,架起与民沟通的“连心桥”。
  
  三、办实事,开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直通车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抓住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工作要“一竿子插到底”,开直通车。
  一是及时解决基层的现实困难。针对基层反映的村里没有民政专干的问题,积极与市人社局协调,将招录村一级民政专干计划纳入计划。为解决市儿童福利院重残儿童由于行动不便,不能的附近的学校上学的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成立了沈阳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使重残儿童享受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老师的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是及时解决群众的现实困难。开展了空巢老人情况实名制和居家养老状况调查等调研活动,完成了4万部“一键通”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的安装。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沈阳)老年人残疾人用品展览会,展会实现现场交易额230万元,协议销售额4600万元,达成项目合作意向305个,吸引了约5万人参加。深入开展惠民殡葬,为城乡低保户减免殡葬基本服务和海葬活动资金536万元,同时针对器官捐献者,制定了免除遗体接运费、遗体火化费的优惠政策。
  三是及时解决驻军部队的现实困难。举办了沈阳市2014年度退役士兵培训就业洽谈会,91家用工单位为退役士兵提供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2300余名退役士兵参加了洽谈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15人,培训机构现场预订就业岗位303个。驻文官屯地区的部队反映,因营区附近没有公交站点,官兵及家属出行困难。为帮助部队解决这一实际困难,及时与交通局及相关部门一起到现场办公,进行现场勘查、评估,专设了一条公交线路并设站点,帮助驻军部队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部队领导和官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四、建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阻塞点
  

  市民政局通过基层存在的问题,主动反思自身的责任,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在基层机构设置、办公经费、办公场所、人员编制以及项目资金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沈阳市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实施意见》,取消了医疗救助最高封顶限额和定点医院限制。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成立了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已按程序呈报。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低保对象集中核查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集中核查,累计集中核查城乡低保户84488户,145967人,核查出5起“错保”,2起“漏保”现象,遏制“错报、漏报”现象,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三是加强社区建设。针对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工作经费不足、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偏低等问题,召开了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6个重要文件,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明晰社区职责,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全面实施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建立了社区工作者补贴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了社区工作者补贴,大幅度增加了社区公共经费。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