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低成本高,济南不少医院临终关怀服务停止运营
作者:   来源: 齐鲁晚报  2018-04-08

   痛苦地活着,还是平静地离去?这是人在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生命终点时,需要作出的选择。当选择了临终关怀,也就选择了后者。然而,但这个看似很美的抉择,却并没有被很多人接受。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发现不少临终关怀服务停止运营,而家属的传统观念,也在影响着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
 
  临终关怀能给患者,保留最后的尊严
  在济南颐和护理院,85岁的黄奶奶躺在床上,安静地睡着,如果不是床头的病历卡,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位生命正逐渐走向终点的老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昏睡状态,如今已经无法进食,在这个被称为“安宁疗”的临终关怀床位上,她只能靠每天的营养液,补充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世界卫生组织脆弱关怀合作中心顾问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陈晓阳解释说,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在6个月及以内的患者进行护理,以减轻疾病症状,这时医护人员的工作将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转为“减轻痛苦”,包括止痛、心理抚慰等,强调要在身体、心理等全方面帮助患者解决痛苦,让其安宁平和地走向生命终点。济南颐和护理院院长曹雨田说,当时黄奶奶的各项生命指标已经接近了临界点,过多的治疗插管显得意义有些匮乏,于是跟家属沟通后,让她进入了临终关怀科。在曹雨田看来,临终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会给治疗无望的患者以最后的尊严。在来到济南之前,他在苏州负责护理院项目时曾接待过一位病人。“当时她已经到了子宫癌晚期,父母已经不在,丈夫早已与她离婚,只剩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根本没有能力负担治疗费用,而且治疗的效果也不大了。”曹雨田说,最终她被送到了临终关怀科,让她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癌症发病数年超27万,临终关怀服务缺口大
  虽然临终关怀很有必要,但是推行起来却并不顺利。曹雨田说,他们护理院早就想成立临终关怀科,可是目前在当地还缺乏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现在也在探索着进行。其实,济南曾经有多家医院尝试设立临终关怀病房。1999年,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曾基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办了“夕阳红老年全托病房”,2006年时被改为肿瘤病房。2004年,时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王志刚牵头建立了临终关怀病房,随着其2009年工作调动至其他医院,该病房也随之关闭。2009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肿瘤科成立“宁养病房”,半年后不得不关停。  
  时隔7年后,2016年2月底,位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院区的舒适医疗综合病房开始试运营,一共开放了14张床位,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近日,记者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得知,该病房也已经停止运营。
  除了大型公立医院,一些社会医疗机构和护理院也能够提供临终关怀服务。2016年6月,济南复大肿瘤医院启动了生命关怀工程,面向社会提供30张爱心病床,进行临终关怀服务。院长周发展告诉记者:“受种种因素影响,截至目前一共入住了不足10位老人。”据了解,2016年山东省常住人口9946.64万人,当年山东省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277.4/10万人,这意味着山东省每年恶性肿瘤报告发病人数超过27万人。相对于庞大的老年人群数量而言,目前济南的临终关怀服务还存在较大缺口。
 
  服务没有定价标准,目前尚未纳入医保
  曾有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坦言,床位资源紧张、临终关怀工作经济效益差是这些临终关怀病区相继停止运营的重要原因。在临终关怀病房,由于治疗趋向缓和,医疗费用很少。以济南复大肿瘤医院刚刚送走的一位临终关怀老人为例,住院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所有费用累计仅3000元。曹雨田也说,临终关怀工作大多数基本没有经济效益可言,这是所有开设临终关怀病区的机构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此外,临终关怀的服务至今尚没有定价标准,因此也就没法纳入医保。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包括接受安宁疗护(临终关怀)服务的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以及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与治疗密切相关且符合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等原则的医疗服务项目,才可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做好临终关怀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而义工的参与非常重要。不过,济南复大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聂世强表示,仅凭一腔热情无法真正做到临终关怀,“只有具备专业心理学知识的义工,才能在面对不同年龄不同状况时做出正确的心理引导,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根据我国卫健委官网数据,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者有76万人,其中有不少专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从事临终关怀服务,民政部发布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对社会工作参与老年临终关怀专门进行了详细规定。在山东省,也有类似机构涉及临终关怀工作,例如山东省立医院社会工作办公室、济南十方缘心灵陪护中心等,但是人员力量远不能满足需要。
 
  担心被指责“不孝”,不少家属坚持抢救
  局限于传统理念,社会接受度不高也是目前临终关怀病房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采访中,多位专家都曾表示:面对临终老人,有时候明知道抢救也没用,不少家属仍然坚持抢救,否则很难跨过自己内心的槛,会产生负罪感,也会担心别人知道后说自己不孝。曹雨田说,让家人把老人送入临终关怀科,沟通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尤其在山东,由于孝道观念的影响,很多子女认为,放弃治疗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不负责任。“我们会从医疗的角度给他讲述过度治疗对老人的伤害,但是这个过程时间是很长的。”与此同时,“家属甩包袱”也成为临终关怀病房面临的尴尬之一。“有些人把患者送来后,只是口头表示不抢救,但是需要签署协议时,家属却坚持不签字。”聂世强说道,还有些家属把人送到医院临终关怀病房后,就直接切断了联系,“有事情需要和他们沟通时也找不到人。”“人类都有丰富的感情,尤其在面对死亡时,更是如此。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是任何医护人员和治疗措施都无法取代的,不要给自己也给去世的亲人留下永远的遗憾,”聂世强说道。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