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刻”出3000枚印章的市场,她把老年大学学来的手艺变成了生意
作者:   来源: 新商报  2018-05-02

  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入,老龄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老年大学几乎个个生源饱满,“退休后再来一次求学”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老年教育就是为了丰富晚年空闲,完成自己未完梦想的时候,有人已经把从老年大学学来的手艺变成了生意,给自己找到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而且这份个性化创业让他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岁月,沉浸在全新的活力中。陈书学的创业故事,就是记者最近遇到的一个典型。
 
  展会上让人围观的小展位
  在一场展会上,陈书学的刻印章展位并不突出,可即便这样,也吸引了不少人围观。“看阿姨手艺不错,价格也合适,我就给学画的女儿刻了个章。”“阿姨,你有微信吗?咱俩加一下,回去我选好了字,再下订单啊?”年轻人围着陈书学,纷纷表示“有单要下”,而陈书学笃定接单,熟练地回复着各种需求,看得出来,陈书学已经是一位熟练的创业者了。在陈书学家书房里,记者见到了满墙的工笔画和写意画,紧挨着画还有一幅专门展示印章作品的挂轴。“这是我在老年大学画的第一幅写意画,第二学期又换了位老师学工笔,这上面都是我比较满意的印章作品,其实,不满意的作品是这个的好几倍,哈哈……”与陈书学的聊天便从墙上这几幅画开始。“我老家是内蒙古赤峰的,退休后,因为儿子在大连安家,我也跟着成为这个城市的新移民。”2010年,60岁的陈书学就像一个到异地求学的大学生一样,不仅生活原点变了,还重新当上了学生。
 
  62岁开始的“小目标”
  学了两年国画,喜欢石头的陈书学又报了篆刻班。刚到篆刻班,陈书学以为马上就能握刀了,没想到学篆刻前还得学习写两年篆文。“那时,我都62岁了,再过两年就64岁了。”陈书学考虑到年龄问题有点着急。当时还有一件事儿触动陈书学提早握上刻刀。“我喜欢石头,平时喜欢到古玩城逛逛找石头,我们老家也出石头,一来二去在古玩城就遇到了卖石头的老乡。”班级里喜欢石头的同学不少,陈书学经常帮同学从老乡那儿带石头,卖了多少钱,如数交给老乡。“一起画画的同学需要印章,有的同学从我这儿买完石头,顺口提了一句,要是我能直接刻成印章就更好了。”要强的陈书学虽然白天嘴上回应同学自己不会刻,晚上就上网买了一套刻刀,想试试。“等到真正握上刻刀才知道篆刻的难度,根本无从下刀。”陈书学拿着刻刀对着石头比划了好几个晚上,也没在石头上留下一条刻印。彼时,恰逢在上海生活的儿子、儿媳回来看她,儿媳妇简单学过篆刻,便成了婆婆的启蒙老师。第一个印章,陈书学选的是“吉”字,她觉得这个字笔画少,简单好刻。可真正上手才知道哪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儿,刻刀一点也不听使唤。为了稳定住胳膊和手,陈书学也没少琢磨办法,她趴在窗台上,用枕头顶着,胳膊从枕头下穿过去,达到固定的效果。
 
  顾客圈子越扩越大
  “大家特别鼓励我,我刻出的第一枚印章就被同学们买走了。”因为有爱好书画的同学,大家都需要用到印章,陈书学的手艺就这么被需求推动着成了生意。陈书学说得没错,鼓励也好,真有需求也好,反正同学们的订单是纷至沓来,有的要求刻名字,还有人拿图提出定制需求。“我是在顾客需求下不断完善技术的。”陈书学上手快,刻着刻着,联想到以前在当语文老师时刻卷子的经历,她悟出二者的相通之处,只不过一个是用铁笔在蜡纸上刻,这个是用刻刀在石头上刻。她特别喜欢同学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要求,因为这样就有动力不断去探索和学习。就这样,在篆刻班的前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就在同班同学还等着老师统一购买刻刀的时候,陈书学已经靠自己摸索,刻出去七八百枚印章。“最开始,我的顾客基本都是同学,后来因为要价便宜,同学介绍,又有更多顾客找到我刻印章。”陈书学对市场脉搏的把握越来越好了,刻章的劲头也越来越大。“当年没事儿干的时候,60岁出头,我都觉得自己年龄大,对时间有紧迫感。现在每天刻章卖章,一转眼已经72岁了,对年龄反而不在意了。有事做,心里踏实。”算一算,陈书学刻出去的印章少说也有3000枚,是老年大学高产学员,也是老有所学成功创业的典范。你一定想问,陈书学刻了这么多印章,一定挣了不少钱吧?告诉你,实际上这些年她卖印章的钱正好可以贴补她在爱好上的支出,仅此而已,但陈书学说:“这个年龄了,多少钱能买来这种成就感呢?这么一算,不就明白了!”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