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点社区体育+康养新模式,为老年人定制运动指导
作者:   来源: 文汇报  2020-01-14


  来自杨浦区殷行街道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老年健身房”锻炼满半年后,31位老人的医保支出同比下降16.36%,其中12位老人的医保支出下降明显——同比下降达49.25%。这一正在探索中的“社区体育+康养”模式,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显示了提高市民健康素质的成效。

  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桂劲松介绍,这一由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合作的试点项目,去年在杨浦区殷行街道、徐汇区康健街道落地,今年还将推广至更多街道,为更多老人带来更新潮、有活力的体育锻炼,更带来健康的生活。

 

  一人一档,定制适老化设备、开出针对性课程

  无论是室外篮球场,还是室内游泳馆,越来越多“银发族”频频出现在体育运动场馆。随着上海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体育运动也成了老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上海顺势试点“社区体育+康养”新模式。

  杨浦区殷行街道的实践案例值得细品。拥有15万户籍人口的殷行街道老龄化程度达43%。为提升社区老年人的健身环境和服务品质,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专门辟出一楼500平方米空间,打造成满足社区老年人锻炼需求的“乐活空间”。该中心负责人介绍,根据老年人体质特点,“乐活空间”配备了适老化的有氧锻炼设备、肌肉力量训练设备以及律动训练设备,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预防肌肉力量下降。此外,该中心服务人员还会针对每一位前来锻炼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根据他们的体测结果,制定个性化运动指导方案,引导老年人科学锻炼。

  为了适应老年人的锻炼需求,徐汇区康健街道市民健康中心“乐活空间”为他们量身定制了设备和课程。太极拳、老年瑜伽、健身舞……这些团操课程都是老人们的“心头好”,通常都会遭到“秒抢”。与此同时,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跌倒问题,“乐活空间”还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为老人们科普常识。

 

  智慧化改造,市民球场让老年人用得更顺手更安全

  嗅到老年人健身新机遇的,还有在体育产业深耕多年的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富祺。他打开“九回公共运动场”小程序,进入后台页面,开始分析“用户画像”,发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经占据4%

  更多老年人出现在公共运动场,为公共体育场馆带来了“人气”,也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在公共运动场正经历“智慧化”改造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些场所的适老化程度,让老年人使用起来更便利?戴富祺介绍,他们目前正在开发一款智能手环,老人们戴上以后便可直接刷手环进场,而结算环节则由场馆运营方与老人子女直接结算。

  安全问题是此前不少老人在运动时十分担忧的问题。2019年,上海新建改建市民球场76片,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在增量的同时,更多球场告别了“无人管理”的窘境,引进更多第三方公司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服务。此外,今年球场运营方还将新增智慧管理新功能,一旦系统监测到市民在球场内的倒地时间超过1.5分钟以上,后台就会自动发出预警,并为其报警呼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