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影响老年人生活的“数字墙”
作者: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1-03-09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正是基于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许多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这种现实。出门旅行不会网上订票,想跟孩子视频通话不会用微信,下楼取个快递不会解锁智能快递箱……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被这些数字化障碍困扰。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手机扫描健康码成为出行“标配”,但一些老年人不会操作,进出小区、进商场购物等都受到影响,正常生活被打乱,更加凸显出数字化对他们的“不友好”。

  数字化是一种技术进步,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然而现实是,数字化却成为矗立在老年人面前的一堵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11.2%。老年网民数量少,真的是他们不爱使用网络工具吗?答案是否定的。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认为,目前国内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实际是智能化产品不能契合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在线挂号、移动支付、扫码点餐、网约车出行等智能应用,没有考虑老年人的实际可操作性”。

  所谓“数字之墙”(或曰“数字鸿沟”),并非数字化、智能化本身的“天性”,而是人为制造的。杨元庆指出的智能化产品“不契合老年人需要”,就是“人为”的表现。有分析认为,“数字鸿沟”实质上是经济鸿沟的产物。数字化时代,各种产品及服务多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群体,形成以年轻人主导话语权的互联网舆论环境,这导致了老年人真实的数字生活需求常常被误读或忽视。就目前市场看,适合老年人用的智能手机乏善可陈,老年信息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能、适老特征和质量水平不足。

  如何推进智能化服务更适应老年人需求,拆除阻隔老年人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数字墙”?对此,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建议,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个性化、易使用的数字服务和产品,降低数字服务使用门槛;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和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均建议,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探索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在提案中表示,不仅要做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还要考量老龄化社会下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

  说到完善老龄化社会下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在行动了。202011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动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切实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过程中的各项合法权益,并聚焦老年人常遇到的应急保障、日常就医、交通出行等几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和要求。

  老年人有权利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智能化时代,一个也不能少。而事实上,拆除影响老年人生活的“数字墙”,没那么难。只要全社会都关注老年群体,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标准,行业市场加强产业协同,社会各方重视参与,构建起健康的商业生态与造血机制,“银发经济”就会释放出巨大活力,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扩就业的重要力量。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