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保险业在助推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作者:   来源: 中国网财经  2022-11-25

  今日下午2点,由中国保险学会指导,中国网财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十大温暖理赔案例发布会暨进一步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满意度研讨会”成功举办。

  在主题研讨环节,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表示,保险业作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在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提升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降低和分散人群众因灾因病因老和各类意外险事故的支出,从支出端稳定中等收入群体、防止低收入群体致贫返贫。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要更加重视保险的作用与意义

  “人保险、服务人”是新中国保险业与生俱来的初心使命。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了党一百年来领导人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坚持人至上”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根本利益,“做有温度的人保险”,努力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新保险。

  社会主义保险事业是人的事业,为人而生,因人而兴。保险的内在机理是把个人的不确定性险,分散到集体中去承担,本质上即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以集体险共担模式保障人个体利益的经济机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949年10月1日,有关成立中国人保险公司请示的审阅,新中国保险事业由此启航。“把新的人保险事业的理论,用适合广大人利益的观点及为人服务的精神,从实际工作体验中,逐渐提高丰富起来”。这正是基于对保险业为人服务的发展导向的深刻认识。

  今天,我们致力于促进全体人共同富裕,新时代保险业应当坚守险保障本源,全面服务实体经济,与其他行业一起,共同助力做大初次分配的“蛋糕”。同时,保险业作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在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提升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降低和分散人群众因灾因病因老和各类意外险事故的支出,从支出端稳定中等收入群体、防止低收入群体致贫返贫。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的保险市场如果按人口分布的数量,我们是人均“货真价实”的保险落后国家。2022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行业调整的双重影响下,保险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保险代理人规模有所收缩。不过,在保险代理人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人数规模和业绩均逆势上扬。2020年,中国百万圆桌会议的会员数量是9848人,2021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32万人。这就意味着在当下行业巨变时,优秀的保险人才仍在源源不断地加入,意味着市场中的中高端保险需求并未减少,用户需要的是满足他们诉求的产品和优秀代理人。白皮书显示,高达83%的绩优代理人对保险销售职业发展信心十足。白皮书调查发现,绩优代理人具有三个特征:首先,从人口特征方面来看,年龄与信心增成正相关,性格外向的绩优代理人职业发展信心水平更高。从就业特征方面来看,他们的职业发展信心随收入的增而提高。从事保险销售超过10年的绩优代理人,对于职业发展更有信心。其次,走团队路线的绩优代理人信心高于纯个人绩优代理人,而绩优代理人的学历与性别,对职业发展信心没有明显的影响。再次,充实与自律,是他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绩优代理人的成路径,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总结概括:第一句话:“选择正确的道路是关键”。数字显示,85%的绩优代理人通过转行而来,并非保险销售的科班出身。第二句话:“选对发展平台事半功倍”。近六成绩优代理人表示,他们在选择加入平台时,主要考虑公司战略及平台影响力,其次是企业文化。第三句话:“跨越挑战,成为更大的绩优”。近九成的绩优代理人走的是团队绩优路线,显然,团队绩优依旧是当下的主力军。每位带团队的绩优代理人平均管理23名直辖团队成员,而这些直辖团队成员中,有1/3达到绩优水平。从团队增员来看,成功的团队在增加成员时,不仅要看学历、个人形象等基本条件,更加关心的是他们的个人学习能力,以及对保险行业的认同度。

  绩优代理人是如何成功把握客户、拓展客户的呢?白皮书显示,受访的绩优代理人平均服务维系128名客户,超过六成的客户是过往与自己有过交往熟悉的人,剩余的三成客户来自随缘客户及其他途径,努力拓宽随缘客户能对业绩带来额外的收益。此外,年轻化、高学历是客户的主要趋势,“80后”“90后”客户群占比已超半壁江山,且多以中等收入人群以上家庭为主。无论是对保险的认知意识,还是对保险多样化的需求,他们都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尽管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84%的绩优代理人仍然表示,近两年的收入在增加,多数人在3年内可达到目前的优秀业绩,而且他们期望保险公司的基本管理办法向销售利益倾斜,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利好。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共同制定了《关于推广疫情防控保险助力做好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生工作的通知》,鼓励保险公司优先支持物流、餐饮、零售、文旅等特困行业企业投保,并特别指出,将市场化保险方式引入疫情防控和稳增的统筹之中,是“花小钱,办好事”。在保市场主体、保复工复产、保粮安全、保产业链、保物流链等方面,保险几乎无缝对应。市场化则是利益交汇所在,无论是提供服务的保险公司,还是购买服务的中小微企业,都要各取所需,实现内生激励,自我生。市场里痛点多多,如何给险定价,如何避开不可抗力,如何运用大数定理,考验的是保险公司的创新能力。既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增加,原来的市场不可能,就需要重新评估,机遇也就因此而迸发。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前9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83万亿元,同比增4.8%。其中,财险继续飘红,寿险虽然仍是负增,但降幅已经收窄。经济发展自有规律与周期,有“至暗时刻”,就有“高歌猛进”,在这转换之间,试错之间,市场出清,创新浮现。这个时期,需要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非拘泥于旧例和成。对保险而言,低利率更是一道“生死符”,曾经寿险被利率伤害得并不浅,“被动挨打”则会在L型底部一直徘徊,因势利导则可能一举踏入新周期。低利率时代,养老是一个“决胜”的赛道,将时间拉得足够,期利率就取得了对短期利率的优势,会激励大家形成期投资习惯。养老理财、养老目标基金和养老年金,虽然不是简单的收益率比拼,但显著高于当下存款和理财产品,是养老金融产品目前受到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开红是保险公司每年的重头戏,这个时期各家保险公司会接连不断推出开红产品,代理人在这个时期也会全力冲刺业绩,争取获得“开红”好彩头。2023年的保险业开红之战,大型险企率先展开行动。从目前各家公司筹备开红的情况看,与去年开红类似,在主力产品方面依然采用“年金/两全+万能”的双主险组合形式。从交费方式来看,主流产品以期交业务为主,交费期限多为3年、5年、8年、10年。整体来看,开红产品在缴费期和保障期方面较此前有缩短趋势,短交快返特征明显。此前,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要求险企合理设计保险产品,调整优化发展计划。在当前背景下,2023年保险行业的增幅应当突破5%,我们拭目以待!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