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之我见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7-06-23

  社区是个外来词:community。社:相互有联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区:一定的地域范围。所以,社区通常是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通过它的管理功能、服务功能、保障功能、教育功能和维稳功能,形成社区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在我国,社区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按照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街道(社区)和村委会,都是上级政府的下伸机构。社区承担着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开放以后,房地产行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许多城市的“旧貌换新颜”,房地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房地产开发中,形成了无数的街坊和住区。这同社区是有区别的。对这两者的区分,住建部所属的中房协老年住区委员会的专家们,专题做了研究和界定。首先,社区是一级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住区、根据规模和体量,一般是几个住区设一个“居民委员会”。严格说:街坊不等于街道。所以,社区养老的责任,落到了街道这个平台上。也只有街道这个平台,才能做好“社区养老”。才能有效的支持“居家养老”。从社会学角度,只要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表现,社区是无法拒绝社区成员的。
  但住区,可以通过各种“杠杆”,选择它的成员。社区,政府可以主导。现如今,政府的“推手”是强有力的。上海西部有个高档小区,会所一直闲置。街道想把会所改成养老机构,但是业主们就是通不过。从养老角度,我们衷心希望:社区,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家园。
  三千年前,孔子一生“著书立说、因材施教”,弟子三千、十哲、七十二贤者,晚年修订了著名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他比较崇尚上古时期的仁义礼数,认为他生活的“当下”,已经“礼崩乐坏”,主张“克己复礼”。不管近代史学家们如何“断代”,“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转型,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历史的进程还会有反复。所以,还会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成熟阶段和高级阶段。在《礼记》中,有关养老,有这样一段话:“凡养老,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首先,《礼记》所描述的时代,当然是孔大圣人所心仪的唐尧、虞舜、夏禹、成汤的“礼乐盛世”。那时,社会整体生产力低下,平均人口寿命不高,“一世人生为六十”,还是后来经济相对发达的“封建社会”的说法。在《礼记》中提出的标准:五十岁,应该退休。五十可以算作老年。那时候,人口平均年龄可能只有四十几岁。养于乡,乡是什么?乡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行政管理机构。也就是说,社会和国家从来就把“养老”看作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始终是把养老作为治理天下、安抚子民的“平台”;也是倡导社会“价值观”、宣扬主流文化和社会伦理的“管道”。乡,是最基层的,可以理解:在乡这一“层级”上养老,有居家养老的“总量”,也会有“社区养老”的“份额”。养于乡,是社会的一种担当。养于乡,应该是“社区养老”的雏形。
  在公元前221年之前,那是一个兵连祸结、战乱不已的年代,以“克己复礼”为宗旨的孔子,在他编篡的《春秋》中,矢志不渝的创导并坚持了一种理念:“春秋责备贤者”。什么意思:贤者,就是一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或者说,是一个时期的“上位者”、“居高位者”、有权者、有机会获得知识者……,也就是这个区域的“上层建筑”的全部构成。这些“贤者”,他们应当承担起这个时代的全部责任。不管谁“犯了错”,什么原因“犯的错”,究其根源,责任至于“贤者”的失察、失职和失力。放在今天的认知:也就是“金钱越多负担越广,权力越大压力越重”。《礼记》中所说的“六十养于国”,就是在王宫的左边,建一些“楼堂馆所”,把全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接到那里去养老。其实,那时的国,也就是大小诸侯,有些就是大姓家族的分封地。但是,他们也很认真的想到了养老,想到了“国之根本”,想到了他们是贤者。王宫左边的那些“楼堂馆所”或许是最早的“社区养老”,如果,再有些周到的管理和服务,就有些“机构”性质了。要知道,在那些“楼堂馆所”养老的老人,都是由“贤者”“埋单”的呵!毕竟,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以年龄作为唯一标准,来决定他养老的模式,这是共产主义的萌芽。六十养于国,在我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史上,应该只是“昙花一现”的养老模式,但,却是美好的一现。这是贤者们的良知和贡献。社区养老,在它最早出现的形式中,就有了它的根本属性—集中养老。
  在我们人类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早期,当我们的生产力还十分低下,家庭结构还十分脆弱,还不得不依靠和依附氏族的力量,特别是养老。就象《礼记》所记载的那样,因为家族和血亲的存在,因为情感和天性的纽带,也许、也就是物质分配原则的驱使,经济基础的局限,当时的人们,包括“有权有才”的贤者,共同决定让“老人”们,离开“界线”和结构还不十分清晰和严密的原始家庭,集中在氏族,所谓“乡和国”的平台上养老。
  这是社会的选择,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乡,是国下辖的一级行政管理机构。乡和国,从社会学角度去理解:不就是一群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人,聚居在某一个地理区域范围里。难道这不就是今天我们理解的社区吗?当然,历史背景不一样、社会基础不一样、物质条件不一样。我们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在精神和物质世界领域里的认知水平、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水平和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水平,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有一点是“不谋而合”的。上古时代,“家庭”是萌芽状态。显得很脆弱。今天,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使家庭同样显得“很脆弱”。波浪型前进、螺旋型上升;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潮流面前,去思考问题,思考我们的养老问题!
  《礼记》中记载:“……七十养于学”。什么叫“学”,就是文人雅士聚居的地方。“往往是离城趣车十里,山清水秀、草木茂盛,结庐而居、坐而论道”。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农耕文明时期的标准。在上古时期,人到七十,那是“人瑞”,国之祥瑞。特别是特别讲究“礼数”的时代。一定要把这些“人瑞”供奉起来,请他们到“学”中,很文人学者一起生活,也以便随时向他们请教学识和经验。对他们的供奉水平,可能已经不是简单的“老有所养”的温饱问题,一定是优渥和礼遇得多。尊重年龄,这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是对人生的肯定;这是对岁月的崇拜。难怪孔老夫子要“克己复礼”,上古时期,以仁治国、以礼维稳。确实,值得后人深思和推崇。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应该是人类社会早期的“社区养老”。
  不管是上古时期的“社区养老”,还是在当下正在“摸索”和推行的“社区养老”;有以下几点属于养老理念本原的认识,是具有先进性和值得坚持的:1,让已经“退休”的老年群体,重新回归社会。2,让老年人拥有了新的集体。3,让养老生活更便捷地获得养老资源。4,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了更切实的依靠。5,养老,植根于社会。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养老的“基本国策”。当然,还有一个版本是:“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从目前养老体系格局来看,似乎“机构养老为补充”比较现实些。因为同样指的是养老模式的“份额”。各地政府在落实“养老国策”时,根据各地的财政情况,都指标化了。比如上海是9073,意思是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实现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机构养老。北京的指标是9064,也就是有4%的老人可以进机构。
  其实,居家和社区的概念是模糊的,主要是机构养老。因为“机构”是需要纳入计划,投资建设的。上海,是最早提出9073概念的。主要针对的,是指“贫困线”以下,需要“保障”的老年群体。政府根据财力,90%的“保障”对象,发放“低保”后,就在家原地养老,社区有养老资源的情况下,有7%的“保障”对象,可以获得社区的养老服务,有3%的“保障”对象,可以直接住进“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养老。后来,可能是“老龄化”成为社会话题,养老成了“朝野”关心的民生问题,上海的9073被“放大”了。当然,古往今来,养老,也离不开这三种模式。社区养老也“渐行渐热”,渐渐被大家所关注。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时下有哪些“社区养老”的探索和模式。
  西方有个美丽的传说:天使应该有两个翅膀,一个翅膀的天使就无法回到天堂;只有一个办法,单翼天使只能找到另一位单翼天使,搂在一起,才能飞回天堂。我们的老人,如果居家养老,当他成为“单翼天使”后,他到哪里去找寻他的另一位“单翼天使”。当然,这里指的“单翼天使”,是指能支持他养老生活的服务、资源和平台。
  无论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还是我国老龄人口的实际比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当然,老龄社会是相对年轻社会而言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指出: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后,特别是家庭形成之后,人们都是在代际交换和代际互济的模式和框架下生存和发展的。年轻社会,由年轻群体来主导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共济。老龄社会,需要在年龄平等的基础上,设计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共济的原则。老龄社会的基本机制是:年轻人在年轻时,既要扶持当代老年人,又要预留一部分社会财富,为自己的老年期作好准备,防止自己老年时,成为年轻人救济的对象。
  这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的改变,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它会催生老龄社会特有的新的精神力量,从而构建新的社会共识和伦理;老龄社会,一旦形成新的社会凝聚,将会实现前所未有的代际融合和社会融合。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在讨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之前,其实我们应该首先厘清一个原则问题:今天,我们的养老到底靠谁?就像中国近代史所记载的,我国土地革命时期,有首沪语歌所唱的:“地主塔仔(和)农民,到底啥人养活啥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美国有三大举措,给世界老龄社会提供了他们的应对方法,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六、七十年过去了,社会环境不一样了,有些正在被改良和改变。
  第一,关于养老的“CCRC”模式:CCRC,就是持续、长期、照料型老年社区。对老年人来说,提供CCRC服务,也就是“一门式”服务,养老似乎有了模式上的“保障”。确实也是如此,所以在世界范围内,CCRC盛行一时。我国老龄化后,CCRC理念也被广泛引入,受到很多关心和参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人士的“吹捧”和模仿。CCRC成了我国养老界的时尚用语。
  但是,养老是一个较长的人生阶段。是一个活力、体力、能力、智力等,在这个阶段里,慢慢衰弱、慢慢老去的阶段。这个衰老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和不同的“护老资源”,“助老服务”还会分成不同的阶段。老去的过程很长,为此服务的“产业链”也会很长,CCRC需要的专业支撑链也会很长。五个手指按五个“跳蚤”很难。所以,澳大利亚退休村的出现、日本专为“介护保险”服务的介护机构的形成,都是养老产业链中,形成较强的养老阶段性专业能力的模式。
  就是我国的养老体系,由于近年来社会力量的进入,公办的养老机构,慢慢地向“失智失能”专业转移和坚守。我认为:这是合理的科学的积极的发展趋势。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创了“太阳城模式”。在美国西南有个州,叫亚利桑那州;亚利桑那州有片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叫菲尼克斯(凤凰)。
  一天,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DEI WEBB》的老板怀特兄弟俩经过此地。他们觉得沙漠地区,房地产开发成本较低,地价差不多就是“通路、通电、通水的”配套价格。开发建成后,原本是打算卖给北方的一些农场主,用作冬季避寒度假的。开盘销售之后,非常受欢迎。购房者基本是老年人。为什么?原因有三:其一,沙漠气候又干又热,适合老年人居住;其二,购置成本较低,美国是实行房产税的,征房产税主要是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老年居住区域,基本不需要办教育,所以、不仅购置成本较低、持有成本也较低;其三,项目规模较大,形成了市镇概念的大社区,配套设施俱全,生活便捷,宜于养老。菲尼克斯的凤凰城也叫太阳城。发展至今,已有18.5万名老人聚居在那里。渐渐地宜老化的环境和设施越来越变得合理。因为形成了规模,管理和服务也越来越变得成熟。太阳城,成为社区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的典型案例。在美国迅速遍地开花、全世界也纷纷仿效,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基本上都建有太阳城模式的养老项目。
  同时,太阳城模式,也为房地产开发,提供并形成新的开发方向和开发领域——老年地产。几十年过去了,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在“提升”。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固化,对养老“产品”的选择,已经开始打上“阶层”和“文化”的烙印。进入新世纪后,西方很多国家,也包括美国,开始转向养老项目小型化、主题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发展。美国的“高尔夫俱乐部养老”和“大学校园式养老”,德国的“柏林阿尔茨海默研究所护理院”,台湾地区的“长庚养老文化村”等等,不仅成为养老界的“时尚”,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养老行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在上世纪社会养老方面,还做了什么?就是建立了社会保障型养老保险金制度。统称“三大支柱”:一是“联邦退休金制度”。由政府主导,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强制实施。其核心机制还是“鼓励工作时多存社保税、退休后多领养老金”。实行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成为美国的社会基础保障体系。二是企业年金计划。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这对世界各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作出了示范和启发。在工业文明时代,每一个个体,都会依附在某个“经济体”之中,这个“经济体”,可以理解为“企业”。企业年金计划,由企业主导,是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出资的企业补充养老金保险制度。在美国,企业往往出到四分之一,大部分还是由员工自己承担。三是完全由个人负责、自愿参加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即个人退休金计划。总之,政府“这只手”,在社会建立保障体系,监管养老金制度的推行中,是始终存在的。不仅监管,还会出台一些支持政策,比如“延期纳税”、“调整税率”等。“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养老负责!”这是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理念。
  世界各国都会有自己的养老金制度,但基本格局大都如此。日本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人口平均寿命比较高。所以征收基础养老金就从二十岁开始,到四十岁还要增加交“介护保险”。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大体上,也是基本如此。中外古今,政府从来就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的职能应该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者”。俗话说:蜻蜓吃尾巴——自己吃自己。养老靠谁?当然靠自己。
  目前,我国的城镇居民,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城镇居民退休以后,都是养老金的领用者;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推行,农村也基本上实行了养老保险的全覆盖,这是“十七大”那届政府的伟大举措。为什么伟大?因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我国广大农村实行了“医保和社保”,意味着我国全面进入了“工业文明社会”。尽管,还是刚刚起步,但这是从“没有”到“有”的区别,是“零”和“一”的区别。支撑居家养老的经济来源,当然主要是老年群体的养老社会保险金和自己和家人的财富积累和资助。社区养老应该怎样构建它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呢?在整个养老体系中,社区应该做什么?
  主要有三点:1,全面支撑居家养老。2,建立社区老年信息库。3,设立社区老年健康管理中心及医养结合平台。完善和发展社区养老功能,其资金及资源来源,无非也有三个渠道:1,政府财政拨款;2,社会资金进入,市场化运作;3,慈善或公益基金支持。近年来,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社区养老,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进行了探索和试水。不管成功与否,应该说都积累了不少经验。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社区养老,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值得全面铺开和推广的模式。
  在黄河的入海口,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和湿地。那里曾经被发现地下储有石油,所以,一时间各路人马云集,石油大会战,精英大聚会,盛极一时。使这荒无人烟的滩涂,成了我国又一个新兴石油基地。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留下的是石油下游产品加工制造业和已经初具规模、有着明显政企合一痕迹的小型城市——东营。常住居民,特别是退休群体,基本是油田职工。
  所以,在油田的支持下,当地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凡有长住户口的老人,每人每天补助一元钱,专项用作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一年365天,每位老人实际每年补助365元。所以,当地把此项举措,称作为“365工程”。
  365工程以社区为平台,“街道”把原有的医疗站,划出一定空间,放置了一些基础的体检设备,配设专职人员,启动社区“志愿者”组织,形成社区内基本“全覆盖”、“有一定黏度”、“较有效、能持久”的养老服务机构。东营的“365工程”,在社区养老领域,创造了一个新模式,新探索。可以从“健康管理”着手,依托“志愿者”队伍,逐步扩大服务内容,延伸养老产业链,甚至植入“互联网+”的思路,链接“电商”平台,全方位地支持“居家养老”,如果结合已经在社区推行的“老年食堂”、“家庭病床”“托老所”等,就可以尽可能地对接居家老人的一些养老需求。社区养老,在资金方面,政府应该给予支撑,在资源方面,应该动员社会给予支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自从养老“事业”接纳了“产业”,养老“天职”从政府转向了社会;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闻风而动”、“积极响应”的。有一家很成功也很辉煌的房地产企业,据说,他们在潜心研究了十余年之后,推出了一种养老新模式、叫作:一碗汤的距离。
  社区养老之我见(十三):一碗汤的距离什么意思:也就是在一个住区(街坊、楼盘)里面,开发商会建一座老年公寓。子女买他们开发的楼盘,父母买他们的老年公寓,同住在一个小区里。距离是“一碗汤”:子女烧了一碗汤,端到父母那儿,汤还是热的。小型化的家庭和空巢化的家庭,通过在空间上拉近他们的距离,从而弥补他们各自的“短板”。孙子孙女上学有人接送、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子女送医问药也方便多了。不在同一片屋檐下生活,却在同一圈围墙里相邻。
  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原因有三:
  其一,如果三代人之间,还必须存在“依附”和“依靠”关系,那么,即使是“一碗汤”的距离,也是多余的。
  其二,养老、是一种生活。现代的、品质化的养老生活;需要有三个基本前提:1,尽可能的减少或摆脱家政事务;2,形成社会交流和交往的群体和“圈子”;3,纳入有效的健康管理和生活管理体系。在“一碗汤”的距离内,有一个不具备养老支持资源的“自顾不暇”的小家庭,实在不能理解为,“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社区养老”。
  其三,开发商如果认为“一碗汤”的概念,是新增加的一个“卖点”,那么对市场的视角,就有点偏颇。卖点,是为了扩大市场的“受众”;而不是缩小市场的“受众”。
  千万不能“打开了一扇窗户,却关上了一扇大门”。
  如果,一位住在公寓里的老人,看到隔壁邻居,天天有儿孙来享受“一碗汤”的“天伦之乐”,而自己只能和老伴“形影相吊”,恐怕他不会选择那家公寓。
  社区养老之我见(十四):嵌入式养老(上)
  老了那又怎么样 2017-04-23 15: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从无到有,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得比较深远,比较扎实。但从行业本身的发展之路来说,走得却比较坎坷,比较波折。当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其客观外部的原因。
  房地产项目,需要有很长的专业合作链。从规划、设计、策划、建设、到销售和物业管理。充分体现了市场协作和社会协同的成果。
  在房地产行业的早期,竟然有不少企业,试图一家企业“全包”了房地产的全部专业。特别是由建设施工企业转型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但是最后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或者能形成“口碑和品牌”的,或者能影响市场的,也只能是在一、两个领域和专业里。现代企业,不是做长产业链,而是做强产业链。广州有家物业管理企业,前几年一时“大放光芒”、引起业内业外“广泛关注”。他们抛出一个观点:物业管理的新时代。扬言不出三年,全国最大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会主动找他们。因为凡是由他们管理的物业,再也不收“物业管理费”。
  为什么“底气”那么“土豪”。因为,他们发现了自己“脚底下的金矿”,他们找到了新的盈利点。其实,他们新的盈利点:就是不再是单纯的“管物”,而是开始“管人”。他们猛然发现:他们每天面对的,不是开发商留下的一堆物业,而是每天生活于兹、消费于兹的业主。如果不把业主纳入服务“半径”,那不是守着金山去“讨饭”吗?他们天天同业主们“厮混”在一起,太明白业主们生活中的“苦恼”,这种“苦恼”,不就是“服务”的缺位吗?天下苍生,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疲于奔命:生儿育女、孩子教育、结婚成家、上班工作、伺奉老人、寻医问药……。桩桩件件,哪一样不需要找人帮把手。特别是养老服务,社会老龄化后,社区里、公园里、超市里,放眼望去,全是“白髪皓首”的身影。物业管理,首先要“嵌入”养老服务。当然,养老服务可以不“嵌入”物业管理体系,但养老服务必须“嵌入”社区服务。这种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于是,就有了“嵌入式”的社区养老。我有一位同事,“跳槽”去了一家相当了不起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什么去?就是去“实践”开创性的养老项目:嵌入式养老。在上海西区由这家房地产公司自行开发的项目内“试行”嵌入式养老。项目开张时,也着实热闹了一番,不仅惊动了各大媒体,还惊动了市区两级领导。
  过了半年,有一次我们遇到了,就有了同那位曾经同事的对话:“你们的嵌入式养老做得怎么样?”“很好呀,我们一开始,就收支平衡了。”“你们服务了几位老人?”“五位,我们请了俩位钟点工,接送、煮饭、搞清洁……。”“你们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场地算进去了没有?”“那当然没有算。”“…….”其实,道理很简单,任何企业行为: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养老服务,也是这个规律。后来,我的这位同事又“跳槽”了。广州的那家物业公司,好像也没有了下文。服务链太长,如果每一环节,都不能形成规模,那是致命的“软肋”。特别是社会资本,从市场的固有原则来看,需要“慎之”。
  社区养老既然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的一部分。社区,作为政府管理体制的一级行政组织,应该把“社区养老”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一部分,视为社区管理功能不可忽视的“增量”。社区养老,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实事工程。已经不能再“犹豫”了,要尽快谋划、定位、立项、筹钱、实施、监管和考核。不管是新建还是改建和增建,社区养老不可能是个“概念”,是个“虚拟产品”。我以为,社区养老,它的作用和功能,应该有以下几点:
  1,能全面地支撑“居家养老”。家庭是社区的“细胞”,老人生活在家里,也就是生活在社区这个平台上。要体现“积极、品质和价值”的养老生活,社区要以上述目标,为老年群体创造条件。2,在社区建立家政服务机构,建立老年食堂,设立临时老年托管场所,开办老年大学分校或延伸办学和远程教育。3,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建立社区老年全覆盖的健康档案,探索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给出和实施针对性的康复和护理方案。结合“治未病”理念、普及健康和养生知识。4,建立信息交流和应对体系,养老体系的“无障碍”,最根本的是信息传递的无障碍。目前,可能是财力的问题,在社区里要改造和增建助老实施,一时还无法全面铺开。所以各地才会有7%或者6%这样的“指标”。可能,社区养老是目前我国养老体系的“短板”。
  社会资本怎么进入社区养老?
  目前是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一碗汤的距离”,“嵌入式养老”等,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要成为“样板”和“示范”,看来还不够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实,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健康医疗领域,也都有过尝试。比如远程诊疗、佩戴式诊疗设备的跟踪服务,家庭病床的设立及巡诊,等等。建立社区养老平台,我的见解,需从两个方向着手:
  一,政府。社区,相对应的是“街道”“镇”“乡”等。并且,老龄化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社会现象。所以,要针对这一级行政组织,完善他们的管理职能,延展他们的社会功能,加强他们的岗位责任。从而调整他们的区域规划、增加他们的财政预算,补充他们社会资源,逐步建立配置标准,成为现代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市场。社区养老,一定要在政府有力的支持下,走产业化的道路。社区养老,包括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都必将是养老产业的一部分。社会资本从何着手呢?以我之见,应该从专业着手。其实,养老服务的属性,是现代服务业。它一定同现代科技、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医疗……等结合起来而形成。养老服务业的产业链,每一环,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所以,社区养老需要社会资本的进入,更在乎的是社会资源的接驳。有很强专业水平的“资源”进入社区养老的平台,社区养老,甚至包括居家养老的品质和水准,才能得到保证。
  在“互联网+”思路十分“泛滥”的今天。是不是把“社区养老”设想成建立一个“多元化平台”,当然,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社区这个行政范围内:由政府或者某个企业牵头,形成一个为老服务平台,各类服务都由专业企业提供,通过这个平台,同被服务老人建立服务及被服务的关系。这个“平台”也承担着“监管、监控、考评、考核及资源接入和分配等”的责任。责任是重大的,因为面对的是老年群体,他们是“弱势群体”,因为岁月使他们体衰力弱;同时,我们面对的也是一个“精英群体”,同样是因为岁月,使他们“阅尽春秋、体察冷暖”。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思想上和心理上,首先要想明白,并坚持做到并做好“两项基本原则”:
  一是敢于承担责任。老年是“弱势群体”,无论从五千年的传统孝道,还是长幼尊卑,首先基本心态是尊重和尊敬。到了老年、年老体衰,本就是“事故频发”的年龄段。“意外和事故”是正常,不发生“意外和事故”那才是意外。勇于承担责任,这是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基本素质。发生了“意外和事故”,如果同老人和家属进行交流,一开始就“分析原因,划清责任”。这场交流,十有八九会谈崩。为什么?你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因为,你首先让老人和老人家属感觉到,你在推诿责任。其实,今天是个法制社会,有理总是讲得清的,但不一定通过“讲”,才能分清。承担责任的心理和心态,来面对老人。建立社区养老平台,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挑战。从事养老工作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心态,这是其一;
  其二,要有坦诚的襟怀和态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已进入人生“精英”阶段的群体。我们提供给老年人的一切产品、一切服务、一切“管理”、甚至一切“商业模式”,都要通过“坦诚”这座“桥梁”和“管道”,提供给老年群体。老年人是明理的,甚至是精明的;有时候还是“大智若愚”的。同老年群体交流,也没有必要象有些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谦卑和刻意的恭谨。我认为,谦虚和恭敬是应该的;但是,更应该坚持和表现的是“坦诚”。坦诚,是两代人,或者三代人之间交流的“”基石。坦诚,在一个诚信的社会里,才能走得长远。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就应该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搭建”,不仅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重要的“一环”,还是我们未来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孔老夫子在描述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养老的?《礼记》就记载:凡养老,五十养于乡……。乡是什么机构?乡,就是我们今天的“社区”。上古时代的老祖宗们能做到,难道我们如此文明发达,还会做不到。上古时代的“五十养于乡”,可能还是政府“包养”。今天的“社区养老”,应该是什么体制和机制呢?
  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研究,在学术界早就有个定论,说中国的老龄化是“未富先老”。持这种观点,就是认为:中国的老龄化是中国经济的“雪上加霜”,是“不合时宜”。首先,不要把“老龄化”理解成一场“灾难”。无论在理性上还是感性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不应该对“人生已经进入老年的”其他成员,构成“莫须有”的精神压力。“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具有生命力和动力的表现。我宁可这样认为:与其是“人口老龄化”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还不如理解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机遇,而且是一次大好的机遇。
  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两项重大挑战。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为什么还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第二产业(工业)因为产能过剩和亟待转型的原因,也处于“发展减速”的阶段;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产值占GDP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其重点,就是大力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
  二是提高国内的消费水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同样重要。尤其是对国内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厚度的维护和开发。老龄化社会的市场需求,给现代服务业和内需市场的发展,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存量有限,增量空间巨大。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老龄产业市场。
  老龄产业有四大产业板块组成:1,老龄房地产;2,老龄用品业;3,老龄服务业;4,老龄金融业。老龄房地产、老龄用品业和老龄服务业,是实体经济,共同构成新兴产业业态。老龄金融是老龄产业中的虚拟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尤其是虚拟经济领域的重中之重。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老龄问题,在本质上也是金融问题。进入老龄社会,也就进入老龄金融时代;老龄金融就是适应老龄社会的新经济体。现代经济就是资本经济,金融是资本的核心。
  有专家认为:面对老龄化,我们主要是物质准备不足、精神准备不足、制度安排准备不足、体制机制准备不足。我却同意的是另外一种说法:千头万绪、归根到底,我们是金融准备不足。目前,我们的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是“不给力”的。越是不给力,问题暴露得越彻底,问题解决起来,一定会更完美、更理想。“引而不发跃如也”,后发,可能“腾挪”招术更精彩。有经济学专家分析:2016年老龄产业的总量占我国GDP的8%,约4万亿。到2050年,我国老龄产业的总量,将占我国GDP总值的三分之一。市场增量空间巨大。产业调整有了空间,市场有了开发的潜力。老龄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新动力、新机遇。道路可能会曲折,但前途一定光明。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数据将成为现代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封闭,无疑是“画地为牢”;保守,一定是“自缚手脚”。工业文明,倡导的是社会协作、依赖的是专业领先。老龄产业也一样。“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在“产业化”的道路上,需要进一步“打开”。打开自己的平台,热切地欢迎众多专业和行业融入。并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这样才能让“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满足老年群体对养老品质的要求,才能真正构建起我国“符合时代精神”的养老服务体系。同“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较,“社区养老”模式,本来就比较“开放”。
  就是未来的社区养老,形成了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模式”,它的基本原则,也一定是“政府主导,专业融合”的模式。
  “社区养老”完全应该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彻底。也只有在“社区养老”的平台上,容易导入众多的养老服务专业,才能建立比较合理和科学的协作体系,才会在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充分汇总数据、利用信息,老龄产业也就有了科学运营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空间。“社区养老”目前在养老的“基本国策”里,仅占个位数的百分比,还仅仅是个“依托”的角色。如果它坚持产业化的道路,坚持现代企业的发展规律,坚持老龄产业的属性,它一定会有光辉灿烂的明天,它一定会在中国养老服务体系里,赢得更大的份额。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