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众多养老服务创新模式“落地开花”
作者:   来源: 长江日报  2016-05-17

【导读】 2016年5月11日上午,在湖北武汉武昌秦园路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内,70岁的肖美芳正带着“俏俏舞蹈队”排练扇子舞队形,她说:“队员就住在附近,每周两次来活动室练舞,玩得非常开心。”
 
  我市纵深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 众多养老服务创新模式“落地开花”
 
  2015年以来,侨亚集团进驻武昌秦园路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中心设有社区食堂、文体活动室和阅览室、茶社、手工艺工作室、放映室、自助按摩室、基础健康体检与咨询室、谈心室应有尽有,每天进出中心的老人络绎不绝。
  每天上午10时前,肖美芳老人要给自己所住宿舍的负责人联系,统计需要在社区食堂订餐的老人数,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免费的送餐服务。据了解,社区食堂提供的两荤两素饭菜最低8元,最高不超过12元,很受老人欢迎。
  让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满足老人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是我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目标。
  两年前,经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批准,武汉市成为全国首批42个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并成立了由市民政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等20多个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发展政策、强化设施布局、创新供给方式、培育产业集群、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八个方面,制定了武汉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项目表,同时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层层分解并限时推进。
  “如何做好养老服务业,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全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工作强调“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力争出台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措施,总结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养老服务业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肖美芳老人在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享受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是武汉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中的一个缩影。经过近两年试点,一批创新举措“落地开花”。
  最大的亮点是,社会资本参与为养老服务业注入新活力。全市试点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公司化运管,先后整合服务商5800余家,每年为老人提供服务几百万人次。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引入侨亚集团、晚情枫、道能义工等社会力量,参与中心站点建设、运营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为老服务。
一些资本大鳄也纷纷进入武汉市开拓养老市场。以房养老项目在武汉市率先破冰,幸福人寿推出的全国首款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幸福房来宝”在我市落地,美国护明德、慈爱家、日本日医学馆等外国品牌相继在我市展开老年人护理服务。国内险资投办的第一家养老社区“合众优年老年社区”已落地运营,同济健康谷大型养老社区已开工建设,泰康人寿在华中地区按国际标准倾力打造的首个医养社区“泰康之家·楚园”也在筹建中。
  武昌、汉阳、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区级社会福利院和江汉区部分社区养老院试点探索“公建民营”,硚口、江岸区社会福利院和东西湖区走马岭福利院还尝试服务外包、劳务人员派遣等试点,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深度改革探索了经验。
  “医养融合”在武汉市也有突破。目前,武汉市已探索形成居家养老、日间养老医疗服务和开设老年康复床位、托管养老机构医疗业务四种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全市4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康复床位2000余张,50余家养老机构内设有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点,全市9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江汉区福利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福利院与市红十字会医院(原:市第十一医院)开展了远程医疗试点,已通过国家组织的方案论证,正在有序推进。
  在“互联网+养老”的风口下,武汉市也开创了养老服务供给新模式。目前,《关于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起草已完成,全市养老服务云平台正在规划论证中。由侨亚集团推出的“爱家养老”手机APP及服务平台、幸福9号的老年人电子商务等已经在我市上线运营。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起草完成《关于深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政策扶持、资金保障上将有创新突破,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据介绍,近两年来,武汉市先后建立并落实市区本级福彩公益金留存不低于50%用于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还在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设置了老年护理公益性岗位,充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力量。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