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居家老人如何医食住行
作者:   来源: 法制日报  2016-07-25

  民生是和谐之本,民生是改革之基。治安、环境、物价、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话题涉及改革方方面面,这些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话题,自然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通过各级代表委员的日常履职,我们能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也能够通过他们,挖掘改革进程中先进的经验做法。这些,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这些,是我们关注的改革动向。
  即日起,本版将推出《议民生促改革》系列专题报道,向您讲述代表委员平日里的履职故事,关注改革进程中的那些民生事。
  养老,关系千家万户,时代的变化裹挟着养老之变,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独生子女养老压力凸显……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已达313.3万人,吃饭、医疗、照料等基本生活问题日益凸显。
  2015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居家养老从此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议题。
  尽管去年北京市政府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助餐服务、医养结合等诸多方面均有作为,但长期积攒的养老难题难以一蹴而就。自条例实施伊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及诸多人大代表就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并始终试图推动居家养老关键问题破冰。
 
  代表组团实地考察
 
  近日,记者跟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组”来到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养老照料中心。
  该养老照料中心配备了宽敞明亮的餐厅,还有专门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各种活动室、康复室,老人可以在护理人员的看护下进行康复训练;洗浴设备也是专为老年人设计。83岁的冯大爷和老伴儿来该养老照料中心已有两三个月了。冯大爷的腿有点肿,他正在工作人员的看护下,在康复室里做膝盖的康复训练。几名北京市人大代表围着冯大爷拉着家常,了解情况。
  冯大爷告诉几位代表,养老照料中心会安排车去接送他们,白天在这里活动,中饭和晚饭就由该照料中心负责提供。该养老照料中心总经理傅力介绍,他们的日间照料是一种“托老”服务,他们也给在家的老人提供一些上门服务,比如陪同就医、上门送餐等,“中饭是15元钱,一荤两素,晚饭是12元”。
  此时北京市人大代表安丽娟正和养老照料中心的年轻工作人员聊着。“你是学什么专业?在这里的工资是多少呢?给你上五险一金么?”安丽娟边问边在自己的黑色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随后,代表们又前往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养老照料中心,与“托老所”不同,这里是传统的养老机构。同样,这家养老照料中心的硬件设施也不错,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种种需求。然而,代表们很快发现,这个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高,且收费较高,特别是对不能自理的老人,收费金额达到9200元。不过在这里,护理人员相对专业,部分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
  像这样的调研,自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已经组织了几十次。
 
  12万张床位半数闲置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办公室副主任袁芳告诉记者,她做过统计,从2009年至今,在历次北京市人代会上总共有2040人次的代表和5个代表团提出了总计287件涉及养老问题的议案、批评建议。“条例就是对社会关切的问题,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回应,立法的初衷是想通过条例去引领推动整个养老体制的改革。”
  自2015年5月1日条例实行开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随即开展调研检查。袁芳说,去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实际上是一种对条例的宣传。“我们想通过调研、检查来让各政府部门清楚他们的责任,让政府动起来,养老问题不是民政部门一家的事。”
  一系列的努力,形成了一份政府关于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在今年年初的北京市人大会议上作出解读。报告直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包括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场地不足,居家养老服务制度设计、支持政策和优惠保障缺乏整体政策配套和资源整合,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等。
  袁芳表示,社会发展积累下来的养老问题难以一蹴而就,只能慢慢解决。不同于去年,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力求在养老的几大重点问题上有所突破,比如医养结合、推动品牌企业发展、老旧小区适老性改造等。
  变化在悄然发生,受访的几名人大代表均对记者表示,自从有了条例,他们明显感觉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条例的落地政策正在释放出种种红利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然而,他们更关心尚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调研过后,安丽娟、张梅菊两位代表都高度认可西城区新街口养老照料中心的模式,认为托老所费用合理,能辐射周边老人。
  其实,养老照料中心的建设在北京已不是新鲜事儿。2013年10月,北京市民政部门正式提出,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市322个街道均建设至少一所50至100张床位的养老照料中心。
  几年过后,效果如何?在街道工作了30余年的张梅菊坦言,迅速“上马”的日间照料中心存在入住率偏低的问题,调研的西城两家养老照料中心也有这一问题。
  “我们的养老照料中心都建设得很好,硬件都很好,可为什么老年人不来?”张梅菊认为,首先是日间照料中心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其次是部分老年人收入水平与收费不能匹配,“所提供的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有错位的地方,拿送餐来说,目前不少养老照料中心由街道运营,而街道并不具备相应的配餐资格,配餐跟不上,老年人自然不来”。
  不合理的考核体系也制约着日间照料中心的功效发挥。张梅菊指出,相关考核目前停留在表面,仅考核建设的硬件成果,不考核实际的使用率、老年人的满意度,这种考核体系需要改变。
  这些养老设施、养老机构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资金保障。袁芳算了一笔账,全北京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20万,而北京现有12万张床位,看似床位有巨大缺口,可实际上12万张床位的实际使用率不到一半,也就是说享受到养老机构福利的老年人不足总数的2%。可见居家养老才是政府服务的重点。
  2015年北京市财政直接支持养老的专项资金为11.9亿元,投到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占比为77%。“政府投了钱,但如果大多数老年人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服务,就没有获得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绩效考核机制,这是今年想要有所突破的一个点。”袁芳说。
  此外,这些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中心,怎么运营才能确保其生命力,是每个受访代表都关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仍在探索中。
 
  老人医疗现存制度壁垒
 
  居家养老,绕不开打针吃药的医疗话题。张梅菊告诉记者,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各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可依据现行医疗体系规定,好多药在社区卫生站开不了,必须去大的医院。除了制度上的壁垒,目前社区医院自身也存在种种问题,比如床位紧张、分布不均匀、全科大夫缺乏等。
  安丽娟认为,居家养老的关键就在医疗问题。“谁给老年人吃药打针,怎么医养结合。目前的服务体系太不完善。”她提出,应当充分挖掘现有的医护资源,让退休的专业医护人员参与进来。“很多老人现在不相信社区卫生站,宁肯去医院排队。我们能不能让‘老大夫’下社区,解决医养结合的问题。”
  其实,老年人医疗的问题也早已引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关注。袁芳表示,他们已经与卫计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力争今年在医疗问题上破冰。“我们了解到,社区卫生站和大医院的采购渠道不同,我们就跟他们探讨,能不能统一起来。能不能考虑老人的实际,在价格上给个优惠,慢性病老人拿药的时间周期长一点儿。”袁芳透露,关于入户诊疗、转诊等问题他们也在跟相关部门积极协商。
  关于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化,北京市政府也在逐步推进。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曾公开表示,将在西城区、朝阳区开展“养老护理师”试点工作,实行养老护理员全市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师制度,研究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
  不过,许多事情才刚刚开头。
 
  碎片化养老产业亟待升级
 
  相比安丽娟、张梅菊,代表陆杰华更关注养老产业的发展。他认为,现在的养老产业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服务产业呈现出零散、无品牌、无连锁的特征,碎片化的产品需要整合。
  拿送餐来说,陆杰华认为,目前大多数送餐服务没有实现中央厨房统一配送,送餐企业不成规模,也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多样的餐饮要求。他认为,护理、餐桌都应当标准化,要以市场的方式促进养老服务,这就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撑。
  对于微利的养老产业,政府应当如何扶持,怎样给予优惠政策?据了解,北京市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望在7、8月出台,新政从规划和土地、财政和金融、税费减免、人才培养4个方面设计了支持政策。
  袁芳认为,目前养老产业确实不具备完整服务链,要用市场机制去推动企业的进入,她希望政府能一边摸清老年人的需求,一边拉着养老产业,帮二者完成对接。产业的发展不会立竿见影,但她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能看见星星之火。“我们希望尽快发展出养老的品牌企业。”
  针对中国式养老问题,陆杰华提出,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是解决中国养老困局的必备选择,该制度的缺失将使未来中国养老面临更多困难。袁芳非常赞同陆杰华的这一观点。从去年起,该保险制度正在以政策性商业保险的形式在海淀研究探索,有望在近期实施。下一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将调研将长期照料保险引入社会保险体系,袁芳表示,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推出,短期内全面实施可能性较小。
  “老百姓对条例给予了厚望,我们对条例也给予了厚望,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实效,让老人有切实的获得感。”袁芳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