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养老存在差距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养老差距,是更大范围的“双轨制”。只有真正立足“城乡平等”,完善制度保障,向农村老人释放更多的人文情怀,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每次去乡下采访,看到坐在村头聊天的老人,我就想起祖母。再过两个月,就是祖母去世5周年忌日。作为中国农村一名普通的老人,80多岁后,祖母靠叔叔提供粮食,仍然自己生火、做饭。直到临终前几年,祖母才轮流在两个叔叔家里居住。后来,一次意外导致祖母腿部骨折。卧床半年,祖母不幸离世了。那年,祖母已近89岁。

  缺少经济来源,在晚年一个人孤独生活,这是当前大多数农村老人的现状,折射出中国农村养老的尴尬。

  从狭义上讲,养老双轨制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差别;而广义上讲,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养老差距,则是更大范围的“双轨制”。

  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国家干部,无论有怎样的制度差别,年老后,城镇居民总是有一定的制度保障;而在大多数地方,农村缺乏完善的养老制度,农村老人养老,主要靠家庭。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家庭规模也在逐渐缩小,家庭养老——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正加快步入老龄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城市更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转移,农村“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农村老人既无经济积累,又少知识储备,在“421”倒金字塔形家庭结构下,年轻人生活压力已经沉重,老人又何以安度晚年?

  不仅如此,家庭养老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家庭关系是否和睦等。若子女无心或无力赡养父母,很可能加剧老年人的凄凉晚景。

  近年,农村养老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自2009年8月起,我国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在部分地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按照“新农保”时间表,在2010年覆盖全国23%的县(市、区)基础上,到2020年将实现“新农保”全覆盖。但是,按目前标准,参加“新农保”的老人60岁以后每月领到的补贴也不过55元,不但保障水平偏低,农村老人独居、缺少照料、生活寂寞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我国有近70%的老人居住在农村。农村养老情况复杂,难度巨大。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多方入手。政府、社会、社区、家庭都应真正重视起来,切实树立“城乡平等”观念,完善制度保障,向农村老人释放更多的人文情怀。

  其一,公共财政应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的投入,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把符合条件的老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其二,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为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实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其三,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避免“老无所依”。此外,子女也要多尽赡养义务。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以实现农村养老的全覆盖、多层次、多元化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人性化、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体系,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意义非同寻常。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