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用地制养老院发展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民办养老机构发现,养老建设用地是困扰其发展的瓶颈

  ●办老年公寓除享受福利事业免税的政策外,实在找不出太多的扶持措施

  ●如果购买土地建老年公寓,只能按市场价来买,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

  ●最近成都民政、规划、发改委、老龄办等部门正在研究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措施

  据最新统计,成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00万,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总数为3.6万多张。在很多养老机构,都存在“一床难求”的尴尬。成都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养老机构,是成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成都民办养老机构共33所,入住率为76%左右。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多家民办养老机构发现,养老建设用地是困扰其发展的瓶颈。成都市民政局、规划局等多个部门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设施建设的办法。

  样本壹租的房子安个空调都困难

  成都三圣乡的荷塘老年公寓,属于民办养老机构。

  老板李栋梁是仁寿人,5年前来到三圣乡租房办起了养老院。

  地方不大,3层楼加起来共有1000多平米;19个房间,共住了28个老人。一层楼一个厕所。住在3楼的,是4名瘫痪老人。几名老人在后院里打麻将,还有一些要么坐着看电视,要么打瞌睡。

  “来这里的老人,大多数是看中三圣乡空气好,但对公寓条件并不怎么满意。有的人看到房间不成套,没有空调,转身就走了。”李栋梁说,租的房子结构不好改,无法扩大规模,这是长期困扰他的心结。造成这种进退两难的关键原因,是没有土地。

  “如按照市场价买,要上千万元一亩,买不起。想过多租一点,但租不到,而且过于分散也不好管理。”他说。

  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农家乐。他租下来后,投入20万元,简单改造后,老年公寓就开业了。收费从每人600元到2400元不等,请了5名护理,有的瘫痪老人需要一对一服务。

  5年前放弃家乡的养殖业来成都时,李栋梁打算慢慢扩展规模,把养老院办大。但如今,在这个租的房子里,连装空调都让他觉得困难。

  “至少要10亩地才能有绿化、健身设施。政府如果划拨土地就好了。”他说自己目前已得到的支持就是免税。

  样本贰投巨资改扩建越办越没信心

  位于成都成华区的圆园老年公寓,2004年以前,还是只有几排平房的敬老院,仅能容下少数五保户老人。2004年,敬老院搬到其他地方,这里由私人企业租用,并进行了改扩建。40多亩的土地上,建成了多层电梯公寓,还修了鱼塘,供老人钓鱼。

  “当时进来时都信心满满,想着干一番事业。”院长李家钦翻着老年公寓开业时的照片,一脸踌躇,“现在是越干越没信心了。”

  他说除了享受福利事业免税的政策外,实在找不出政府太多的扶持措施,水电气也是按照商业标准来收的。自2005年开业以来,已接待老人2000余人次。如今,180多个房间基本住满了老人,去年还有二三十个老人排队等着床位。

  原本规划有二期工程,但因为是租用的土地,稳定性太差,根本不敢再投资修房,“如果购买土地,只能按市场价来买,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

  他拿出一份扩建请求政府扶持的请示报告,报告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社会福利养老公寓的建设用地,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划拨供地,或有偿方式供地,在地价上适当给予优惠及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适当降低,使养老公寓用地不被挤占。”

  样本叁一半土地是买的亏了好几年

  上周四,记者来到位于崇州郊区的南华老年公寓。这家老年公寓有一半左右的土地是买的。占地70余亩的园林式古建筑风格公寓,清一色平房。

  84岁的宋良忠和老伴在这里住了3年,感觉很满意。“我们夫妻俩一个月交2300元,不用买菜煮饭,比在家里轻松多了。”

  他帮公寓算了一笔账:住了80多个老人,公寓员工有30多人,每天这么多人吃饭、水电气算下来,“根本赚不到钱。”

  公寓副总经理肖强说,自2003年建成以来一直亏损,现在才勉强持平。120张床位根本算不上规模。

  “规模上不去,成本就降不下来,考虑到正常经营,收费就会比国办养老院高。这样又导致一部分老人住不进来。”作为管理者,规模上不去对他的管理也形成了阻碍。用他的话说,采用的还是“原始”服务办法——只提供吃、住及简单护理,连文娱活动都不能开展。

  “因为要控制成本,招的员工文化低、非专业化。年龄偏大,有的服务员自己都可以养老了。”肖强说,加上这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很多人不愿来做这个工作,服务质量上不去,更谈不上纵深和专业管理了。

  调查:租地风险高两所民办养老机构已拆迁

  2009年末,成都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含敬老院、福利院)206所,床位数31917张。2010年,养老服务机构总数为196所。减少的10所中,有2所是因拆迁而消失的民办养老机构;另外一部分是敬老院,因合并导致数量减少。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一负责人说,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都是租地,稳定性差,随时可能因政府用地规划而拆迁。

  政府:2002年起就规划有养老建设用地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详规处负责人兰正秋说,从2002年开始,成都就规划了养老建设用地,没区分究竟是公办还是民办养老建设用地,“但据我所知,除敬老院外,很多民办养老院的土地是按商业用地来买的。”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夏超称,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的确是在商业用地范畴内,“因为是营利性机构。”

  成都市民政局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民政部的确提出在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上要给予优惠,但究竟是按划拨的方式还是低价有偿供地的方式等,目前还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成都市政府非常重视养老建设,最近民政、规划、发改委、老龄办等部门正在研究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措施。针对民办机构养老建设用地,也在结合成都实际进行调研。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