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成为历史了吗?近年为什么会频频出现“民工荒”?今后人口老龄化该如何应对?近日,著名人口学专家、我校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彭希哲院长以“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为题,为EMBA学子解析了当前中国人口问题与对策思路,并引发大家对人口与社会发展热点进行理性的思索。

  “我们过去是年轻化的社会,中国年轻人很多,但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个趋势不可逆转。”彭教授首先以广阔的视角,指出世界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根据国际标准,当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0年,全世界有6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会有16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彭教授认为众所担心的人口红利消失问题并不那么紧迫。他以严谨的思路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人口红利的产生、现状进行了真实的还原,并以翔实的数据得出结论:中国的人口红利不仅没有消失,恰恰相反,现在正是人口红利最高的时候。纵向看,在15-59岁这个劳动年龄段,中国目前的比例达到70.14%,是历史上最高点;横向看,全世界193个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超过70%的不超过10个,中国是全球最高的。

  即使在今后几年,中国的劳动人口比例会下降,但一直到2020年,劳动力的供给还是非常充沛的。但是为什么当前都会感觉到“用工荒”呢?彭教授用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原理提供了答案。一方面,因为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没有调整,还是劳动密集型结构。过去只是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需要民工,现在整个中国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未来要有20个都市圈,现在到处都需要民工,造成对民工需求的绝对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大幅扩招等原因,导致过去10年中民工的供应总量在绝对的减少。

  顺着老龄化的轨迹,彭教授继续把大家的思维引向更深处。按照联合国人口预测,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在2015年左右达到10亿,然后开始下降。如果说维持现在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劳动力的减少肯定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反过来思考这也许是一个机会,这会倒逼中国的产业升级。

  到2050年整个中国老年人口总量会到4.5亿,老年人口问题将会成为社会的关注点。目前,延长退休年龄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尽管民众对延长退休年龄反对呼声很高,但彭教授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或错的问题,而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解决老年人口的经济赡养、服务、护理需求;另一方面,未来老龄化在中国将会是常态社会,整个社会要来重新思考制度结构、产业类型、就业模式包括消费模式。

  讲座的最后,彭教授坦言,未来讲人口变化,不能仅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还要看到每个细分年龄层的变化。人口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的稳定,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应对整个人口变化的一个政策。此外,中国还需要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整体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应对人口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